2010年安徽省公務員考試筆試成績6月18日開始查詢,由此拉開了面試的帷幕。 根據(jù)招考公告, 2010年安徽省公務員考試綜合成績將由筆試與面試成績按照6 : 4的比例合成。雖然這一比例與國家公務員考試和部分省(市、自治區(qū))公務員考試相比,面試所占分量稍有減小,但由于筆試的滿分是面試的2倍,且面試分數(shù)通常能拉開考生間的差距,所以各位考生對于面試一定要充分準備,不能掉以輕心。
一、安徽公務員面試真題特點
安徽省公務員招考公告指出,面試原則上采取結構化面試的方法進行,有條件的省直招錄機關,經省公務員主管部門同意,可試行無領導小組討論等面試方法,并及時向社會公布。歷年安徽公務員面試都是采取結構化面試的方法,因此本文也將重點分析結構化面試真題的特點。
以下三圖為華圖教研中心根據(jù)近三年安徽公務員面試的四十多道真題題型進行分類整理的數(shù)據(jù)。
通過以上數(shù)據(jù)的展示,結合歷年真題的內容,可以將安徽公務員面試題的特點歸納如下:
1、題目類型的分布更平均
從三年安徽公務員面試真題中不同題型的數(shù)量和所占比例可以看出,安徽公務員面試的命題趨勢是題型分布更平均,對考生的考核更綜合更全面。尤其是在2009年安徽公務員面試中,每套題基本上覆蓋到各類題型,很少會出現(xiàn)兩道同類題型。
2、綜合分析類題是安徽公務員面試的重點
公務員面試中,綜合分析類題一直都是必考題,也是面試的難點。從圖中可看出,安徽公務員面試,綜合分析題一直占不小的比例,每套題中至少有一道會是綜合分析題。而從題目內容來看,主要考核的是關于一些名人名言、自然現(xiàn)象、社會現(xiàn)象的內容。 如
2009年8月17日安徽公務員面試真題:一位著名的成功企業(yè)家說,一個人成功需要朋友,也需要敵人,你怎么看?
2009年8月18日安徽公務員面試真題:一位成功人士曾說:“決定你命運的是晚上的8點到10點”,你是怎么理解的?
2008年5月24日安徽公務員面試真題:一滴水融入大海才永遠不會干涸,談談你的感想。
2008年5月25日安徽公務員面試真題:現(xiàn)在網絡上經常會對一些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討論,對此現(xiàn)象你有什么看法?
3、聯(lián)想類題目較多。
與國家公務員考試和部分省(市、自治區(qū))公務員考試相比,安徽公務員面試的聯(lián)想類題數(shù)量比較多。此類題目往往是給出情境或別的材料,要求考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發(fā)散思維,來完成題目要求。 如:
2009年8月16日真題:“漫畫:左邊有一人背靠著墻,坐在月亮下抬頭望著天;右邊有兩個人一大一小面對著面在交流說話,根據(jù)漫畫編一個故事。”
2009年8月17日真題:“火車漸漸遠去,他站在站臺上,根據(jù)情景編一故事。”
2009年8月18日真題:“單位戶外訓練,你作為隊長,以金融危機為主題,命名隊名和口號,并簡要說明理由!
二、2010年安徽公務員面試備考指南
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華圖針對2010年安徽公務員面試備考提出了以下三點建議。
1.熟悉各種題型的答題思路,加強實戰(zhàn)練習
這一部分工作是面試備考的基礎工作,考生要全面學習結構化面試的相關知識,對于各類題型的答題思路要做到從知道到理解、從熟悉到掌握。學習了基礎的理論知識后,一定要充分練習,只有在實戰(zhàn)中不斷地提升和突破,才能切實提高自己面試答題的能力。
2. 基礎理論積累
綜合分析類題對考生的理論基礎考核要求較高。雖然這需要考生的長期積累,但在一個月左右的備考期間,如果考生認真準備,也能有明顯的提升。結合安徽省公務員考試特點,華圖建議考生多關注社會熱點現(xiàn)象和一些名言警句。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深入全面地了解其中的背景、意義、原因、對策等,通過多次練習來提升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
3.聯(lián)想類面試題的準備
聯(lián)想類面試題在其他地方公務員考試中考得比較少,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在這種題的回答中展現(xiàn)亮點。其實,聯(lián)想類面試題的答題要求主要是以下幾方面:
一是要切題,對題中給出的材料、詞語或情景一定要把握準確,不能偏題;
二是要有主題,無論是編故事還是別的方式,都要體現(xiàn)出積極向上的主題,不能過度發(fā)散或者流水賬;
三是要有情節(jié),對于編故事的題,如果考生能夠答出有發(fā)展有高潮的曲折情節(jié),那會使答題更有吸引力,加分不少。
對這類題的備考,一方面可以多看故事吸取靈感,尤其是勵志成長類等可以借鑒的故事,另一方面要多鍛煉自身的發(fā)散思維,使自己的思維活躍,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根據(jù)一段材料或一個情景快速思考出情節(jié)。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