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記憶與學習
一、記憶:是人腦中積累、保存和提取個體經(jīng)驗的心理過程。運用信息加工的術(shù)語,就是人腦對外界輸入的信息進行編碼、存儲和提取的過程。從人腦內(nèi)存儲到再次提取出來應用,這整個過程總稱為記憶。
二、基本過程:1.編碼:記憶第一過程,它是把來自感觀的信息變成記憶系統(tǒng)能夠接受和使用的方式,并且編碼的過程需要注意的參與。2.保持,也稱存儲,經(jīng)編碼的信息必須在人腦中得到,一定時間后才可以被提取。3.提取。
類型:陳述性記憶與程序性記憶、情景記憶和語義記憶
記憶系統(tǒng)(比較重要)P82-92 :包括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三種
一,感覺記憶:又稱感覺寄存器或瞬時記憶,是信息到達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只能將來自感官的信息保持幾十到幾百毫秒,各種感覺信息在感覺寄存器中以其特有的形式繼續(xù)保存一段時間并起作用,這些存儲形式就是視覺表象和聲音表象。稱視象和聲象
二,短時記憶:短時記憶(STM)也稱工作記憶,信息加工的核心,一般只保持20-30秒。如果加以復述,可繼續(xù)保存。
(一)編碼的形式:短時記憶中信息主要以聲音代碼的形式存儲,也有視覺代碼和語義代碼
(二)存儲容量:喬治米勒,7±2組塊(人們熟悉的認知單元是人們通過對刺激的不斷編碼所形成的穩(wěn)定的心理組合)
(三),儲存的持久性:復述是指信息保存起來的必要條件,對信息短時乃至長時儲存都具有重要作用,它包括保持性復述,即指一遍遍地重復識記的材料,和精細復述,指將識記的材料與長時記憶中儲存的信息建立起聯(lián)系。
三,長時記憶:是信息經(jīng)過充分地加工以后在頭腦中保持很長時間的記憶
(一)編碼形式:主要涉及語義代碼,將信息成功地編碼進入長時記憶是相對深度水平加工的結(jié)果。還有視覺代碼。
長時記憶的儲存模式:涉及兩個概念:語意網(wǎng)絡(以同步練習60頁為主),圖式以P60頁為主。
一、遺忘的曲線: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首先系統(tǒng)地對長時記憶和遺忘進行研究,他創(chuàng)造有無意義音節(jié)。為測量遺忘,他設計了節(jié)省法,即再學習法。繪制的曲線,可將遺忘總結(jié)為“先多后少,先快后慢”。遺忘原因有兩種解釋:1、消退,此理論認為遺忘是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減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結(jié)果。2、干擾,此理論認為遺忘主要是因為在學習和回憶時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擾,一旦干擾解除,記憶又可以恢復。它可分為前攝干擾和后攝干擾。前者指已學過的舊信息對學習新信息的抑制作用。倒攝干擾指學習新信息對已有舊信息回憶的抑制作用。在長時記憶里信息的遺忘有自然消退的因素,但主要是由信息的相互干擾造成的。先后學習的兩種材料越相近,干擾作用越大。信息的提取需要借助特殊的提取線索。
一個線索對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賴于:1.與編碼信息聯(lián)系的緊密程度‘觸景生情’
2.情境和狀態(tài)的依存性,環(huán)境上的相似性有助于或有礙于記憶的現(xiàn)象,叫做情境依存性記憶
3.情緒作用,積極的情緒更有利于記憶,強烈的情緒體驗能導致異常生動,詳細栩栩如生的持久記憶。
三、有意的遺忘作用:人們?yōu)榱藴p輕心理的不安,有意識地逼自己不去回憶那些引起特別痛苦體驗的事情,或以某種方式有意地歪曲他們,使之不再出現(xiàn)。這種有意識地不使某些信息再出現(xiàn)的記憶效應即為有意遺忘。
提高記憶的方法:1.地點法 2.韻律法:對一些純語言的材料最明顯有效,又稱口訣法3.記筆記,是常用的
一、學習的定義:通過主客觀的相互作用,在主體頭腦內(nèi)部積累經(jīng)驗,構(gòu)建心理結(jié)構(gòu)以積極適應環(huán)境的過程。它們可以通過行為或者行為潛能的持久變化而有所表現(xiàn)。
二、學習過程的一般模式(P99,寫出下圖):
A 注意 B原有意識 C新知識的內(nèi)部聯(lián)系 D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E新知識進入長時記憶
三、學習的分類:依學習的方式劃分:接受學習;發(fā)現(xiàn)學習;意義學習;機械學習 并不截然對立
依內(nèi)容劃分:知識學習;技能學習;社會規(guī)范的學習
四、學習的策略:1、復習的時間,應注意及時復習和系統(tǒng)復習;
2、復習的次數(shù),涉及過度學習的問題(過度學習指在恰能背誦某一類材料后再進行適當次數(shù)的重復學習,一般過度學習的程度為50%為好,如你能6遍剛好記住,可再讀3遍)
復習的方法:嘗試背誦法,即閱讀與背誦相結(jié)合。
幾種常用的有:集群,即歸類,摘錄,劃線,列提綱,做筆記等學習策略的基本原理是概括抽取學習內(nèi)容的要義。
相關(guān)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