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考試吧論壇 Exam8視線 考試商城 網絡課程 模擬考試 考友錄 實用文檔 求職招聘 論文下載
2011中考 | 2011高考 | 2012考研 | 考研培訓 | 在職研 | 自學考試 | 成人高考 | 法律碩士 | MBA考試
MPA考試 | 中科院
四六級 | 職稱英語 | 商務英語 | 公共英語 | 托福 | 雅思 | 專四專八 | 口譯筆譯 | 博思 | GRE GMAT
新概念英語 | 成人英語三級 | 申碩英語 | 攻碩英語 | 職稱日語 | 日語學習 | 法語 | 德語 | 韓語
計算機等級考試 | 軟件水平考試 | 職稱計算機 | 微軟認證 | 思科認證 | Oracle認證 | Linux認證
華為認證 | Java認證
公務員 | 報關員 | 銀行從業(yè)資格 | 證券從業(yè)資格 | 期貨從業(yè)資格 | 司法考試 | 法律顧問 | 導游資格
報檢員 | 教師資格 | 社會工作者 | 外銷員 | 國際商務師 | 跟單員 | 單證員 | 物流師 | 價格鑒證師
人力資源 | 管理咨詢師考試 | 秘書資格 | 心理咨詢師考試 | 出版專業(yè)資格 | 廣告師職業(yè)水平
駕駛員 | 網絡編輯
衛(wèi)生資格 | 執(zhí)業(yè)醫(yī)師 | 執(zhí)業(yè)藥師 | 執(zhí)業(yè)護士
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會計證) | 經濟師 | 會計職稱 | 注冊會計師 | 審計師 | 注冊稅務師
注冊資產評估師 | 高級會計師 | ACCA | 統(tǒng)計師 | 精算師 | 理財規(guī)劃師 | 國際內審師
一級建造師 | 二級建造師 | 造價工程師 | 造價員 | 咨詢工程師 | 監(jiān)理工程師 | 安全工程師
質量工程師 | 物業(yè)管理師 | 招標師 | 結構工程師 | 建筑師 | 房地產估價師 | 土地估價師 | 巖土師
設備監(jiān)理師 | 房地產經紀人 | 投資項目管理師 | 土地登記代理人 | 環(huán)境影響評價師 | 環(huán)保工程師
城市規(guī)劃師 | 公路監(jiān)理師 | 公路造價師 | 安全評價師 | 電氣工程師 | 注冊測繪師 | 注冊計量師
繽紛校園 | 實用文檔 | 英語學習 | 作文大全 | 求職招聘 | 論文下載 | 訪談 | 游戲
您現在的位置: 考試吧(Exam8.com) > 資格類考試 > 教師資格考試 > 教育時評 > 正文

把教師如何“教”轉變?yōu)槿绾我I學生“學”

  對教師的“專業(yè)引領”

  記者:教師是實施課改的主力軍,也是課改成敗的關鍵所在。要實現教師對學生的成功引領,首先必須對教師進行引領。在這方面你們是如何做的?

  賈建設:教師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主要力量。沒有一支素質較高的教師隊伍,任何課程和教學改革都必將以失敗告終。在探索實踐“引領式教學”過程中,我們始終把促進教師的觀念轉變,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實現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放在首要的位置,采取多種切實有效的措施,予以不斷加強和改進。

  一是組織教師深入學習新課程理念和現代教育理論,實現教師的“自我引領”。學校建立了教師自主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制度,把指定書目學習和自選書目學習相結合,把通識學習和學科專業(yè)學習相結合,把學習專業(yè)理論和借鑒成功經驗相結合,把理論引領和教學反思相結合,實現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自我提升和課堂教學的自我完善,使其對“引領式教學”的認識逐步深入,對“引領式教學”的實踐成為自覺。

  二是建立與課堂改革相適應的校本教學研究制度,實現教師間的“互助引領”。開展“引領式教學”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校本教學研究制度。學校定期開展全校性觀課、議課活動,以具體課例為樣本,以“引領式教學”的原則和基本操作程序為依據,以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實際學習效果為評價標準,展開廣泛而深入的教學研討,使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在具體操作層面得以切實有效的貫徹落實。

  三是聘請專家學者定期到學校聽課評課指導教學,實現教師成長的“專家引領”。近年來,我校先后聘請中央教科所、北師大、華中師大以及天津、山西、河南等國內省內知名教育教學專家到校聽課評課,作專題報告,具體指導教師備課、上課,改進課堂教學,開展課題研究,完善教學方法。

  “自主引領、互助引領、專家引領”三位一體的教師專業(yè)成長“引領”模式,有效促進了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高,促進了“引領式教學”的深入探索和有效實踐,為“引領式教學”的成功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智力支持和操作引領。

  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進步和成長

  記者:在課改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但應試教育依然愈演愈烈的今天,您為何提出并實行引領式教學改革?背后是什么理念支撐著您進行這種改革的?

  賈建設:投身于基礎教育和教學改革研究二十多年來,特別是近年來,我一直在思考:有效教學難道就是指提高傳授知識的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嗎?有沒有更有意義的東西蘊藏其中?有沒有比成績更重要、眼光更長遠的內容要進入我們的視野?

  我們的答案是“有”。那就是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就是學生作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人”,作為我們社會“合格公民”所需要擁有的健康的身心,活躍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學習的興趣和能力,基本的交往表現力和交流溝通能力,生活生存能力,生活的情趣和愛好,主流的社會倫理道德觀念,等等。這些品質和素養(yǎng),是學生受用終生的東西。因此,我們的教學不能只盯著知識傳授和學生的成績,心里要有學生作為“人”的發(fā)展;教學要傳授知識,更要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教學要給學生“人”和“生命”的關懷,更要使他們建立起對待事物、自然和人生的正確態(tài)度,生成生活智慧。教學滿足了學生作為“人”的成長需要,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就會得以持久。

  記者:您如何看待引領式教學改革的效果?您對未來有何展望?

  賈建設:“引領式教學”實施以來,已經展現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這些都可以體現在它帶給學生、教師以及學校的變化上。

  首先,從教和學的方法上看。對老師來說,過去主要的精力放在上課和批改作業(yè)上面,最困惑的是我講得這么明白,學生為什么就學不會呢?現在,老師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備課上面,思考最多的問題是如何通過巧妙的教學設計引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

  對學生來說,過去主要的任務是上課要認真聽講,最討厭課下寫不完的作業(yè),F在,上課首先要自己看書學習,在老師的引領下,通過小組合作自己解決大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只有少量的時間聽老師講解。課下,大多數學生再也沒有寫不完的作業(yè)。

  過去,老師要等到學生學不會時,問題出現了才花費大量的精力補差,彌補課堂上沒解決的問題,F在,老師在備課時就要進行問題預設,所有的問題盡量解決在課堂上,力爭課后不遺留問題。

  其次,從評價上來看。過去,老師們評課時,最喜歡討論哪個老師課講得最精彩,大家聽得聚精會神,都忘了時間;現在,老師們評課時,說得最多的是誰的課堂學生思維最活躍,哪個學生的發(fā)言最精彩,哪個老師的引領最巧妙。

  過去,哪個老師在放學后留學生改錯最多,誰就最敬業(yè),誰就是好老師。現在,誰能讓學生在課堂上把作業(yè)寫完,讓學生放學后一身輕松地回家,誰才是最有能耐。

  過去,學情分析會就是一場差生批斗會,大家說的最多的是自己教的學生是如何如何地差,抄作業(yè)的人如何如何地多;現在,大家研討的主要是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如何設計引領的方法和技巧。

  最后,從教學理念上看。過去,我們只關心教學成績,但成績卻總是排在最后;現在,我們更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但我們的教學質量卻越來越好。過去,幾乎所有的老師和學生都認為學生學不會是因為他太笨;現在,幾乎所有的老師都認為學生沒學會是因為老師的引領不到位。

  過去,我們墻上的標語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但老師更關心的是少數學習尖子,是那些能給老師和學校帶來榮譽的好學生,F在,十九中的校訓是“省吾身,成小事,善為人”,我們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但更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進步和成長過程。

  過去,我們記住了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條文,卻總認為我們學生差,條件差,緊抓成績還抓不上去,不抓成績百分之百要砸鍋;現在,我們通過實施引領式教學認識到,只有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才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取得好成績是理所當然。

  引領式教學,讓老師們在實踐中落實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把這些書上的條文落實到了實際的教學工作中,用自己的行動證實了新課程改革的合理性,探索了新課程改革的可操作性,也收獲了我們應該收獲的教育的成就和快樂!

  目前我們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教師的“引領”主要是學習方法上的引領和問題解決思路的引領,教師“引領”的內涵還有待進一步探索,“習慣引領”、“狀態(tài)引領”的提升空間還非常大,這其實是整個教師教學素養(yǎng)的提升過程。需要進一步提高教師教學的藝術性,F在框架已經有了,以后會走向深入。引領要有更深的層次,現在還有一些形式的東西。還有一些教師教得太淺,引不出玉來。

  “引領式教學”的改革實驗時間不長,效果也是初步呈現。我們全體師生將堅定信念,不懈努力,讓這棵還略顯稚嫩的小苗茁壯成長,開花結果,為教育教學的百花園再添一道新的風景,為提高教學質量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文章搜索
鄧艷紅老師
在線名師:鄧艷紅老師
首都師范大學副教授,碩導,博士。長期擔任《教育學》、《課程...[詳細]
教師資格考試欄目導航
版權聲明:如果教師資格考試網所轉載內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800@exam8.com,我們將會及時處理。如轉載本教師資格考試網內容,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