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對于大學生來說,實是一件大事,如果大意失荊州,那就是太可惜了。一位重慶女大學生,就很讓人可惜。據(jù)報道,這位畢業(yè)于重慶主城一所二本大學的女大學生,應聘好不容易進入復試階段,竟因為一份手寫的簡歷,直接被公司淘汰掉。經(jīng)詢問后得知,原來,這位大學生在400字簡歷里,竟寫了24個錯別字,這也成了公司人事主管淘汰掉她的重要理由。
400字的簡歷中,竟然有24個別字,這還是出自一名大學生之手。如果因此而遭遇用人方的淘汰,其實一點都不冤枉。字寫得好不好,可能與個人書寫習慣和態(tài)度有關,而如果連字都成為熟悉的陌生,除非是緊張得忘乎所以了,否則便是自身文字修養(yǎng)的缺失。連自己的母語都不能有基本的掌握,還如何讓用人單位放心呢?
拋卻個體的特例來看,提筆忘字似乎已然成為被關注的現(xiàn)象,在此之前,就有來自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98.8%的受訪者坦言自己曾遇到過提筆忘字的情況,據(jù)此很多人喊出了“漢字危機”的形勢,在關于此新聞的圍觀中,漢字危機甚至是“去中國化”,成為大眾化的解讀內(nèi)容。
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書寫習慣已經(jīng)被深刻的改變,提筆忘字在大多數(shù)時候,成為科技依賴癥下的直接表現(xiàn),但是,依然不能就此拋出“漢字危機”的高論來?萍嫉陌l(fā)展,所改變的是書寫的習慣或者說載體,而不是改變載體的內(nèi)容,從提筆到敲鍵,能讓筆下生花的是漢字,能在鍵盤上行云流水的同樣也是漢字。當然,依然不能忽視科技革命對漢字所帶來的弊端,比如對漢字書寫藝術的遺忘,比如對漢字書寫技能的疏遠,但這些流弊顯然不是一篇400字中有24個錯別字的簡歷所能承載。
從這則新聞本身來講,即便不是因為當事人的緊張所致,這樣的錯字連篇,也只是一個不常見的個例。這并不能成為一個對群體性或是整個時代背景的解讀樣本,不然也不至于成為一個如此受關注的新聞事件了。一個很簡單的追問,在一篇400字的簡歷中,有多少人會在書寫中,出現(xiàn)這么多錯別字呢?從某種程度上說,我更愿意相信,這是逼仄就業(yè)壓力下,面對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的興奮緊張所致。所以,如果就此視為漢字危機的臨床表現(xiàn),顯然是有失客觀的。
過度解讀,當然是源于某種情緒上的焦慮。一篇匪夷所思、錯字連篇的簡歷,拋卻情緒上的緊張因素,與科技革新背景下,傳統(tǒng)文字素養(yǎng)的缺失顯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lián)。這也是一個非常有益的提醒,那就是在基礎教育格局中,應規(guī)避現(xiàn)代科技的流弊,糅合傳統(tǒng)文化的培養(yǎng),讓傳統(tǒng)文化既能得到傳承,也能夠在現(xiàn)代文明中大放光彩。
公務員行測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搜索公眾微信號"566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