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上街區(qū)峽窩鎮(zhèn)有一個千年歷史的古村落——馬固村。河南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中,馬固村有7處明清民國建筑列為不可移動文物。當?shù)夭疬w后,只剩下兩處文物建筑。峽窩鎮(zhèn)劉姓官員稱,拆遷的時候不知道是文物。
大規(guī)模文物普查和保護的背景下,當?shù)毓賳T還說不知是文物,令人匪夷所思。
據(jù)馬固村村民說,前段時間上面規(guī)劃了一條路,正對著馬固大廟,如此一來,這里的文物就不復存在!靶蘼窞樯恫荒芾@開?”村民的不解之問,也是輿論的疑問所在——“中原第一文物古村落”到底擋了誰的路?
據(jù)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顯示,近30年來消失的4萬多處不可移動文物中,有一半以上毀于各類建設活動。像鎮(zhèn)江“千年糧倉”、青島雙山水塔等文保單位,也在“誤傷”、“偷拆”中,化為一地瓦礫。每處被“誤傷”的文物,背后歸因各異,但無外乎是擋了地方規(guī)劃或城建政績的路。
《文物保護法》雖然明確規(guī)定了多方的責任與義務,卻是牙齒不利甚至沒有牙齒。譬如,造成文物滅失、損毀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擅自遷移、拆除不可移動文物的,責令改正,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以罰款。如此處罰力度,在巨大利益誘惑面前,幾乎就是撓癢癢。
文物毀壞僅僅止步于個案懲處,顯然無力遏制不可移動文物消失的速度。甚至于,再嚴厲地批評地方政府的短視與急功近利,根據(jù)既往經(jīng)驗,似乎也意義寥寥。當務之急,需要有關部門加快制度設計,改進文物保護的監(jiān)督與問責機制。
關注"566公務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員答案、公務員真題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