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癤 癤是單個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常發(fā)生在毛囊和皮脂腺豐富的部位。
(1) 臨床表現(xiàn):初起局部出現(xiàn)紅、腫、熱、痛的小結節(jié),漸增大,結節(jié)中央團組織壞死變軟,出現(xiàn)黃白色小膿栓,后膿栓破潰,膿液流出,炎癥逐漸愈合。面部所謂“危險三角區(qū)”內的癤,如受擠壓可引起化膿性海綿狀靜脈竇炎,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2) 治療:局部用碘酊,也可用熱敷或物理療法,或外敷魚石脂軟膏或中草藥。有波動時及時切開引流。必要時使用抗生素。
2.癰 癰是多個相鄰的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常發(fā)生在頸背部。
(1) 臨床表現(xiàn):局部紅腫浸潤,略隆起,質地堅韌,邊界不清,中央部有多個膿栓,破潰后呈蜂窩狀,病人可有全身癥狀。唇癰易發(fā)生全身性感染。
(2) 治療:休息、營養(yǎng),應用抗生素,局部用藥。必要時手術。
3.急性蜂窩織炎 急性蜂窩織炎是皮下、筋膜下或深部疏松結締組織的急性彌漫性化膿性感染,致病菌主要為化膿性鏈球菌。
(1) 臨床表現(xiàn):表淺的急性蜂窩織炎局部癥狀明顯,深在的急性蜂窩織炎全身癥狀明顯。口底、頜下及頸部的急性蜂窩織炎,可發(fā)生喉頭水腫和壓迫氣管,引起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2) 治療:休息,局部理療,肢體抬高制動,全身應用抗生素。膿腫形成后切開引流。
4.丹毒 丹毒是皮膚及其網(wǎng)狀淋巴管的急性炎癥,常見致病菌為溶血性鏈球菌。好發(fā)于下肢。
(1) 臨床表現(xiàn):寒戰(zhàn)、發(fā)熱,局部皮膚鮮紅,壓之褪色,隨即恢復。下肢丹毒反復發(fā)作,可引起象皮腫。
(2) 治療:休息,抬高患肢,應用抗生素。局部濕敷,應用青霉素。該病有傳染性,應注意隔離。
5.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 多繼發(fā)于其他急性感染病灶,細菌由原發(fā)病灶進入淋巴管,引起淋巴管炎,再擴散到淋巴結,引起淋巴結炎。致病菌主要為化膿性鏈球菌。
(1) 臨床表現(xiàn):淋巴管炎有畏寒、發(fā)熱、頭痛、乏力,淺層淋巴管炎可有硬而壓痛的紅線,深層淋巴結炎無紅線,患肢腫脹壓痛。急性淋巴結炎可有淋巴結腫大、壓痛,嚴重者有全身癥狀。
(2) 治療:應用抗生素,抬高患肢,熱敷、理療,膿腫形成應切開引流。膿腫急性感染后,組織壞死、液化,形成局限性膿液積聚,且有完整膿腔壁。致病菌主要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1) 臨床表現(xiàn):淺部膿腫局部紅腫熱痛,有波動感,深部膿腫局部紅腫輕,可有明顯壓痛及全身癥狀。
(2) 治療:切開引流,切口應低位、足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