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簡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1. 主張“有教無類”,希望把人培養(yǎng)成賢人和君子。2. 在教學內容上,孔子繼承了西周六藝教育 的傳統(tǒng),教授的基本科目是〈禮〉〈書〉〈詩〉〈樂〉〈易〉〈春秋〉。3.在教學上,他強調“學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啟發(fā)誘導,學思并重,博約結合,學以致用)等教育教學原則。
17、簡述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蘇格拉底在教育理論上的最大貢獻是蘇格拉底教學法,亦稱產婆術。柏拉圖是歐洲教育史上第一個有大量著作流傳下來的哲學家,其教育思想集中體現(xiàn)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國〉里。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他在人類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觀點。古羅馬的昆體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個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教育家。
18、英國的哲學家和自然學家培根對教育學的獨立作出了重要貢獻,他于1623年首次把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提出來,與其他學科并列。
19、捷克著名的教育學家夸美紐斯是使教育學走上獨立發(fā)展的第一人,他對教育學的貢獻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提出了教育適應自然的思想,強調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二是提出了“泛智”思想,論證了普及義務教育的天然合理性,主張把一切知識教給一切人;三是首次提出并論證了直觀性、系統(tǒng)性、量力性、鞏固性和自覺性等一系列教學原則;四是提出了學年制思想,并首次從理論上論述了班級授課制。
20、盧梭的教育代表作《愛彌爾》 洛克—“白板說” 傳統(tǒng)教育學的代表—赫爾巴特 現(xiàn)代教育理論的首要代表-----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jīng)驗的改造與改組” 活的教育學是指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21、赫爾巴特的教學思想是什么? ①在教學上,他把哲學中的統(tǒng)覺觀念移用過來強調教學必須使學生在接受新教材的時候,喚起心中已有的觀念;②突出興趣在學生學習中的作用,認為興趣既是教學的出發(fā)點,也是教學的歸宿。③他結合學生的心理活動,提出了“明了、聯(lián)想、系統(tǒng)、方法”四段教學法,后來,他的配套工程將其發(fā)展為五段教學法,對后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④他提出了教學的教育性原則,認為教學是手段,教育是目的,二者是統(tǒng)一的⑤他強調系統(tǒng)知識的傳授、課堂教學的作用、教材的重要性和教師的中心地位,形成了傳統(tǒng)教育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的特點。 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對19世紀以后的教育實踐和教育思想產生了很大影響,被看作是傳統(tǒng)教育學的代表。
22、杜威是20世紀實用主義教育學的創(chuàng)立者,是現(xiàn)代教育的首要代表。杜威的教育思想是:
①杜威將教育的本質概括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jīng)驗的改造和改組”。②在教育目的上,他認為教育“于其之外無目的”,學校教育的目的就是組織的力量保證兒童的成長。③在師生關系上,他主張兒童中心。④與其教育基本觀點相一致,在教學上他倡導“做中學”,提倡活動課程,強調教法與教材的統(tǒng)一、目的與活動的統(tǒng)一、智慧與探究的統(tǒng)一,形成了以兒童中心、活動課程、做中學為特色的教學思想。
23、簡述馬克思主義教育學:1939年前蘇聯(lián)理論家凱洛夫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為指導編寫的《教育學》,其主要特點是重視智育在全面發(fā)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肯定課堂教學是工作的基本組織形式,強調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的主導位置。
30、教育學在當代的新發(fā)展呈現(xiàn)出的一些新特點是什么? 一、教育科學體系逐步形成;二、教育理論異彩紛呈,主要有布魯納的結構課程理論、贊可夫的實驗教學論體系、布盧姆的掌握學習理論、蘇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諧教育理論。 三、教育理論與教育實際的結合日益緊密。
31、簡述當代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結合日益緊密。當代教育學則是一方面進行形而上的研究,另一方面則是密切關注教育實踐的發(fā)展。學者關心教育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問題的原因和解決對策,為教育實踐提供理論支持,提高教育實踐活動的自覺性和實效性。當代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結合密切的另一表現(xiàn)是:廣大教育實踐工作者對教育實踐活動的反思,他們通過行動研究,將教育經(jīng)驗升華為教育理論,并在教育實踐中發(fā)展和完善教育理論。
相關推薦:
相關推薦:2010年教師資格考試中學教育心理學各章節(jié)考綱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