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藝術風格根植于深層的美學精神,所以消化西方戲劇的美學和吸收中國戲曲的精神是并行不悖的探索
作為一種有著深厚意蘊的藝術形式,任何一個地方的戲劇都與當?shù)孛癖姖撘庾R中的審美習慣與倫理訴求有著隱秘關聯(lián)。今天,坐在封閉的現(xiàn)代劇場中的中國觀眾,也許對其潛意識中從傳統(tǒng)而來的審美趣味并不了然,但對舞臺上那些讓他非常舒服的表現(xiàn),卻有著敏銳的感受。這也是為什么我們需要“中國風格”的內在原因。
這一問題在當前全球化的歷史背景下變得更加迫切。越來越密切的文化交流,必然使得中國話劇人對于西方戲劇的理解越來越深入,對于中國話劇的民族化方向也有更為清醒的認識——越是在全球化的條件下,民族化的方向,也就越顯得可貴。
正因為藝術風格根植于深層的美學精神,所以,消化西方戲劇的美學和吸收中國戲曲的精神是并行不悖的探索。尋找傳統(tǒng)戲曲美學精神進入當代戲劇的路徑,自然也是探索話劇中國風格的路徑。顯而易見,這種探索不僅僅是在劇本創(chuàng)作上,更多的是探索用什么樣的舞臺呈現(xiàn)方式,用什么樣的表演方式,表現(xiàn)當代中國人的形象和故事。
遺憾的是,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現(xiàn)在還大量存在著對于戲曲表達方式以及傳統(tǒng)美學的概念化圖解。面對厚重的歷史傳統(tǒng),創(chuàng)作時一句“以現(xiàn)代人的觀點重新闡釋”顯得太過輕飄,在舞臺實踐中將戲曲的一些表演方式簡單直接移植,也顯得過于草率。實際上,當代話劇要在舞臺上實現(xiàn)戲曲的美學精神,需要的是細膩的轉化而不是概念的挪用和形式的拼貼。
“細膩”包含細致和精確兩層意思,需要長久的實踐,需要一點一點地拓寬思路。在近些年的話劇舞臺上,我們還是看到了很多嚴肅有益的實踐。比如導演林兆華在《老舍五則》中,讓演員們以一種靜止的姿態(tài)存在于“空”的舞臺上,這種靜止不是純粹的靜止,而是如同中國水墨畫,靜中蘊藏著動,以動來凸顯靜。比如導演田沁鑫在其話劇近作《青蛇》中,與兩位有著戲曲功底的年輕女演員共同創(chuàng)造了一種舞臺表演的新方式,不露痕跡地將戲曲身段運用到表演上來。觀眾不一定會感覺到戲曲身段,但一定會感受到一種熨帖的美。
從這些細膩但卻深刻的話劇實踐中,我們或許可以逐漸發(fā)現(xiàn),中國戲曲美學不僅承受住了西方20世紀戲劇觀念一次次的沖擊,而且在話劇舞臺上正強硬地生長著現(xiàn)代意義。我們今天大致可以做這樣的總結:首先,舞臺呈現(xiàn)上,話劇的舞臺調度借鑒戲曲,不僅實現(xiàn)敘事的功能,本身也有一種美學呈現(xiàn),這種呈現(xiàn)從焦菊隱的《茶館》那恢弘大度的開篇一路走來,在今天與中國的水墨精神越來越融會貫通;其次,傳統(tǒng)戲曲演員的精湛技藝也逐漸融入話劇的表演中,現(xiàn)代戲劇的表演實踐已然超越“要不要斯坦尼”的爭議,而是逐漸深入到表演的內在,找到以表演之美創(chuàng)造角色的道路。
中國傳統(tǒng)之美,蘊藉于傳統(tǒng)思想、倫理以及生活方式之中,偏重于空靈寫意的感悟;全球化背景下的現(xiàn)代劇場內,觀眾對于戲劇結構的完整性又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當然,這二者并不沖突。只是,它要求我們對二者的淵源有著深刻的認識與體悟。如果說布萊希特因為誤讀了中國戲曲,在20世紀中葉達到德國敘事劇的巔峰,那么中國的話劇也會在整嚴結構的約束下,將中國古典美學的精神融入進來,創(chuàng)造真正屬于當代中國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