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象,是由脈位、脈體、脈力、脈率、脈律、脈幅、脈形七個基本要素所組成。由于這七個要素的變動,因而演變出紛紜繁雜的諸多脈象。若每種脈象,都能從七要素入手,加以分解,并弄清影響這些要素變化的原因、機(jī)理,則有助于對各種脈象的掌握、理解和融匯貫通,不致有如墜五里云霧之感。
一、脈位
脈位可分浮中沉三候。
脈何以浮?無非是氣血搏擊于外致脈浮。
氣血何以搏擊于外?常脈之浮,可因季節(jié)影響,陽氣升發(fā)而脈浮。病脈之浮,可因邪氣的推蕩,使氣血鼓搏于外而脈浮。如熱盛所迫、或邪客于表而脈浮。若正氣虛弱,氣血外越,亦可因虛而浮。同為浮脈,一虛一實,以按之有力無力分之。
何以脈沉?常脈之沉,因于季節(jié)變化,陽氣斂藏而脈沉。病脈之沉,一可因氣血虛衰,無力鼓蕩而脈沉;一可因氣血為邪所縛,不能暢達(dá)鼓蕩而脈沉。同為沉脈,一虛一實,以按之有力無力區(qū)別之。
二、脈體
脈體,有長短、闊窄之分。
脈長而闊者,健壯之人,氣血旺盛,或因夏季陽氣隆盛,脈可闊長。病脈之闊而長,可因邪氣鼓蕩氣血,使氣血激揚(yáng),搏擊于脈乃闊而長。正虛者,氣血浮動,脈亦可闊長。二者一虛一實,當(dāng)以沉取有力無力別之。
脈體短而窄者,一因邪遏,氣血不能暢達(dá)鼓擊于脈,致脈體短窄;蛞蛘龤馓撍,無力鼓搏,亦可脈體短窄。二者一虛一實,當(dāng)以沉取有力無力別之。
三、脈力
脈力分有力無力,當(dāng)以沉候為準(zhǔn)。無論浮取脈力如何,只要沉取無力即為虛,沉取有力即為實。
沉而無力者,陽氣、陰血虛衰也,無力鼓擊于脈,致脈按之無力。沉而有力者,因邪擾氣血不寧,搏擊血脈而脈力強(qiáng)。若亢極不柔者,乃胃氣敗也。
四、脈率
脈率有徐疾之別。
疾者,兒童為吉。病脈之疾,可因邪迫,氣血奔涌而脈疾;亦可因正氣虛衰,氣血惶張,奮力鼓搏以自救,致脈亦疾。二者一虛一實,當(dāng)以沉取有力無力分之。
脈徐者,可因氣血為邪氣所縛,不得暢達(dá)而行徐;亦可因氣血虛衰,無力暢達(dá)而行徐。二者一虛一實,當(dāng)以沉取有力無力分之。
五、脈律
脈律有整齊與歇止之分。氣血循行,周而復(fù)始,如環(huán)無端,脈律當(dāng)整。若有歇止,則或為邪阻,氣血不暢而止;或為氣血虛,無力相繼乃見止。二者—虛—實,當(dāng)以沉取有力無力分之。
六、脈幅
脈來去(即脈之起落)之振幅有大小之別。常脈振幅大者,氣血盛。病脈之振幅大,或因邪迫,氣血激揚(yáng)而大;或因里虛不固,氣血浮越而脈幅大。二者一虛一實,當(dāng)以沉取有力無力別之。
脈幅小者,可因邪遏或正虛,致脈來去之幅度小。二者—虛一實,當(dāng)以沉以有力無力分之。
七、脈形
氣血調(diào)勻,脈當(dāng)和緩。因時令之異,陰陽升降斂藏不同。脈有弦鉤毛石之別,此皆常也。若因邪擾或正虛,氣血循行失常,脈形可有弦、緊、滑、代之殊。弦緊皆血脈拘急之象,或因邪阻,或因正虛,經(jīng)脈溫煦濡養(yǎng)不及而拘急;藲庋獎又⒁;蛞驓庋,脈動盛而滑,如胎孕之脈;或邪擾,激蕩氣血,涌起波瀾而脈滑;或正氣虛衰,氣血張惶而脈滑。二者一虛一實,當(dāng)以沉取有力無力分之。
脈代者,因寒暑更迭而脈代者,此為常。若臟氣衰,他臟之氣代之,脈亦更代,動而中止不能還,因而復(fù)動。
脈之變化多端。無非是構(gòu)成脈象的七要素之變動。七要素的變動,無非是氣血的變動。氣血之所以變動,無非邪擾和正虛兩類。故氣血為脈理之源,虛實為診脈之大綱。倘能知此,則諸脈了然胸臆,不為變幻莫測之表象所惑。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