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9年自考《經濟思想史》筆記串講匯總
第十二章 約翰·斯圖亞特·穆勒的經濟學說
穆勒是19世紀中期英國最著名的經濟學家,他是詹姆斯·穆勒的長子,從小深受其父親經濟理論的熏陶,自學成材。他先后學習過經濟學、歷史學、哲學等,后來思想上受邊沁功利主義和法國孔德的實證主義的影響。他與李嘉圖等許多經濟學家熟識。進行了西方經濟學說史上第一次大綜合,其主要代表作是1848年發(fā)表的《政治經濟學原理》。
一、穆勒活動的時代及其學說的特點
1.時代:19世紀40年代,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和斗爭已經尖銳化和表面化。英國的憲章運動、經濟危機、法國的二月革命、早期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等,都對穆勒的思想有所啟示。
2.學說的特點:特點是調和論和折中主義。
小穆勒是19世紀四五十年代英國最有名的經濟家。其《政治經濟學原理及其在社會哲學上的應用》(1848年)多次再版,成為19世紀中下葉直至邊際效用學派興起為止,在英國流傳最廣的經濟學課本和讀物。
他總結了19世紀上半期各種經濟學說,加以綜合,形成一個體系。其內容不僅有古典經濟學的成分,也有其他經濟學流派的觀點。他既堅持私有制和自由競爭,也注意到工人的要求。他的經濟學說標志著資產階級經濟學一個舊階段的完成,因而在經濟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約翰·斯圖亞特·穆勒在政治傾向上,是個改良主義者;哲學上是功利主義者;經濟學上是折中主義者;立場上是資產階級自由主義。
二、穆勒關于政治經濟學的對象和方法的觀點
約翰·斯圖亞特·穆勒的經濟思想經歷了三個發(fā)展階段。第一階段以《政治經濟學中若干未解決的問題》(1844年)為標志。這時期,他主要是表述李嘉圖的經濟學說。第二階段以其代表作《政治經濟學原理》為標志。該書以優(yōu)美的文字、清晰易懂的方式,結合現(xiàn)實問題,闡述和發(fā)揮了李嘉圖的經濟學說,同時也吸收了一些其他經濟學家的理論。有人認為,這時穆勒的經濟思想基本上已經成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此后進入第三個階段。這時他深入研究社會主義作家的著作,進一步分析了許多現(xiàn)實的社會問題。有人認為,由于穆勒明顯的社會主義傾向,應把他看作“社會主義者”、激進派和社會改革家。不管怎樣,《政治經濟學原理》畢竟是其代表性著作。
他自稱其《政治經濟學原理》是以斯密和李嘉圖的經濟學說為基礎的。但他也繼承了馬爾薩斯、薩伊、詹姆斯·穆勒、西尼爾等人的某些理論和見解。他把上述觀點以折中和綜合的辦法構成了一個新的經濟學體系。在思想傾向上,他贊成斯密和李嘉圖個人主義基礎上的經濟自由主張。
1.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是財富的性質及其生產與分配的規(guī)律
2.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主張抽象演繹法和經驗實證方法相結合的進行研究。
三、約翰·穆勒的價值理論
1.穆勒對價值論的看法:
他認為價值論不是政治經濟學的主題,財富生產與價值無關,只有分配才與價值有關。
所以,他在《原理》中先談分配論,后談價值論。這與他以交換價值代替價值,否認價值實體有一定關系。
在他看來,“價值是一個相對的術語。一件物品的價值,是指它能換取的某一其它物品或一般物品的數(shù)量。”也就是說,一物的價值或交換價值,是指它的一般購買力。
2.對交換價值的劃分
(1)市場價值:市場價值決定于供求。
(2)自然價值:分三種情況討論:一是數(shù)量有限、供給不能任意增加的商品,如古董等,其價值決定于供求關系。二是供給數(shù)量可以無限增加,而生產費用不會提高的商品,如工業(yè)品。其價值由生產費用決定,其市場價值是供求的結果。生產費用具體的說是工資加平均利潤。三是供給數(shù)量可以增加,而其單位生產費用到一定點之后會隨產量增加而遞增的商品,如農產品。它的價值受土地的影響。
他認為,第二、三類商品價值決定于生產費用,區(qū)別只在于后者取決于單位商品成本最高的生產費用,而前者取決于一般的單位商品的費用。
(3)生產費用:主要決定因素是勞動和資本。
從生產費用的墊支角度看,工資即勞動,利潤即資本。商品價值決定于生產費用就是決定于工資加利潤。小穆勒價值論的核心是自然價值中的生產費用論。
3.國際價值的決定:在國際貿易中,商品價值只能決定于“供給和需求的法則”。穆勒稱之為“國際需求方程式”。
該方程式的內容是:在自由貿易(不考慮運輸費用)的條件下,兩種進出口商品的比例(即其國際價值)不取決于生產費用,而取決于供求關系。這兩種商品在兩個國家間的交換比例將使兩種商品的出口量都正好與兩國在該比例下對進口商品量的需求相等。但這兩種商品在兩國之間的交換比例不可能大于不存在對外貿易時的國內交換比例。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