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3年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知識點匯總
一、個體心理與行為的分析
1. 個體差異:如年齡、性別、容貌、身高、體能、能力、興趣、態(tài)度、性格、
動機等,在個體之間都會存在明顯差異。
2. 五個核心的人格特質理論,又稱“大五人格特質”理論:情緒穩(wěn)定性、外
向、開放性、宜人性、責任感。
3. 影響員工工作滿意度的因素:富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公平的報酬、支持性的工作環(huán)境、融洽的人際關系、個人特征與工作的匹配
4. 組織承諾:反應的是員工對組織的忠誠度;
主要包括三種形式,感情承諾、繼續(xù)承諾、規(guī)范承諾
社會知覺:個體對其他個體的知覺
首因效應:最先的印象,即第一印象作用
光環(huán)效應:一好百好、一壞百壞
投射效應:按照自己的特征去知覺別人,即推己及人
對比效應:對兩個以上的人進行知覺時,不知覺地對他們進行比較
刻板印象:對某個群體形成一種概括而固定的看法,據此去判斷群體成員特征
6. 歸因:就是利用有關信息資料對人的行為進行分析,從而推論其原因的過程。行為的原因可以分為內因和外因,也可以分為穩(wěn)因和非穩(wěn)因。
7. 組織公正與報酬分配:
分配公平:是組織報酬體系設計和實施的第一原則
程序公平:是員工所感覺的報酬結果的決定方式的公平性
互動公平:是分配結果反饋和執(zhí)行時的人際互動方式是否公正
二、工作團隊的心理與行為
8. 團隊的有效性構成的四個要素:績效、成員滿意度、團隊學習、外人的滿
意度
9. 團隊如何實現任務完成的有效性:內部團隊合作、邊界管理
10.團隊的動力因素分析:團隊過程的主要范疇是溝通、影響、任務和維護的職能、決策、沖突、氛圍和情緒問題
11.影響群體決策的群體因素:群體多樣性、群體熟悉度、群體的認知能力、群體成員的決策能力、參與決策的平等性、群體規(guī)模、群體決策規(guī)則。
12.人際關系的溝通:
a.許多對人際關系的研究都認為,無論是配偶之間、家庭成員之間、朋友之間,把人們聯結在一起的基礎是承諾和溝通。
b.把個體的溝通風格劃分成為四種類型:
自我克制型、自我保護型、自我暴露型、自我實現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