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2 頁:多選題 |
第 3 頁:判斷題 |
第 4 頁:不定項選擇題 |
第 5 頁:單選題答案 |
第 6 頁:多選題答案 |
第 7 頁:判斷題答案 |
第 8 頁:不定項選擇題答案 |
第八章 產品成本核算
一、單項選擇題
1、應計入產品成本,但不專設成本項目的各種費用,應( )。
A、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B、作為管理費用處理
C、作為制造費用處理,期末再通過分配計入產品成本
D、直接計入生產成本科目
2、如果企業(yè)月末在產品數(shù)量較大,各月末在產品數(shù)量變化也較大,產品成本中原材料費用和工資等其他費用所占比重相差不大,月末可采用的在產品和完工產品之間分配的方法是( )。
A、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
B、約當產量比例法
C、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算法
D、在產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計價法
3、下列關于停工損失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應由過失單位或保險公司負擔的賠款,應從停工損失中扣除
B、屬于自然災害造成的停工凈損失計入制造費用
C、不滿一個工作日的停工,一般不計算停工損失
D、輔助生產一般不單獨核算停工損失
4、下列關于聯(lián)產品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在售價法下,聯(lián)合成本是按分離點上每種產品的銷售價格比例分配的
B、如果聯(lián)產品在分離點上即可供銷售,則聯(lián)合成本可采用銷售價格進行分配
C、如果聯(lián)產品尚需要進一步加工后才可供銷售,則需要對分離點上的銷售價格進行估計
D、實物數(shù)量法通常適用于所生產的產品的價格很穩(wěn)定或可以直接確定的情況
5、在各種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方法中,最為準確的方法是( )。
A、直接分配法
B、交互分配法
C、順序分配法
D、代數(shù)分配法
6、輔助生產費用的各種分配方法中,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單位的成本,有利于分清各單位經濟責任的方法是( )。
A、交互分配法
B、計劃成本分配法
C、直接分配法
D、順序分配法
7、某工業(yè)企業(yè)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不可修復廢品一批,該批廢品的成本構成為:直接材料5 000元、直接人工 3 000元、制造費用2 000元。廢品殘料計價1 000元已回收入庫,應收過失人賠償款1 200元。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該批廢品的凈損失為( )元。
A、10 000
B、9 000
C、7 800
D、8 000
8、甲企業(yè)本月生產A產品生產工人工時為3 000小時,生產B產品生產工人工時為2 000小時。本月發(fā)生車間管理人員工資10 000元,產品生產工人工資30 000元,設備折舊費40 000元,設備維修費10 000元,車間機物料消耗10 000元。若按生產工人工時比例分配制造費用,A和B兩種產品應負擔的制造費用分別為( )元。
A、60 000和40 000
B、36 000和24 000
C、42 000和28 000
D、54 000和36 000
9、某企業(yè)“生產成本”科目的期初余額為40萬元,本期為生產產品發(fā)生直接材料費用120萬元,直接人工費用20萬元,制造費用30萬元,企業(yè)行政管理費用20萬元,本期結轉完工產品成本為160萬元。假定該企業(yè)只生產一種產品,期末“生產成本”科目的余額為( )萬元。
A、30
B、70
C、10
D、50
10、企業(yè)產品成本中原材料費用所占比重較大時,生產開始時原材料一次投入,月末在產品數(shù)量變化較大的情況下,月末可采用的在產品和完工產品之間分配的方法是( )。
A、在產品成本按年初固定成本計算法
B、在產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計價法
C、定額比例法
D、約當產量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