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網校 - 萬題庫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導航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考試吧 > 教師資格考試 > 模擬試題 >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 正文

2016下半年教師資格《小學教育知識》章節(jié)習題(1)

來源:考試吧 2016-08-17 15:14:24 要考試,上考試吧! 教師資格萬題庫
考試吧整理“2016下半年教師資格《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章節(jié)習題”,更多關于教師資格考試模擬試題,請訪問考試吧教師資格考試網。
第 1 頁:章節(jié)習題
第 6 頁: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參考答案]D

  [名師點睛]英國學者培根在《論科學的價值和發(fā)展》(1623)一文中,首次把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提出來。

  2.[參考答案]C

  [名師點睛]“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出自《論語·憲問篇》。

  3.[參考答案]A

  [名師點睛]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奠定了班級組織理論的基礎。

  4.[參考答案]B

  [名師點睛]略。

  5.[參考答案]C

  [名師點睛]校本教研,就是以新世紀基礎教育培養(yǎng)目標為目標。從學校的實際出發(fā),依托學校自身的資源優(yōu)勢、特色進行的教育教學研究,以改進學校的教育教學,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以促進學生健康、生動、充分發(fā)展和教師專業(yè)成長為主要目的的一種研究活動。重點是教師將教學實際、教學研究和進修密切結合的探究性、合作性、反思性的學習方式和工作方式。因此,校本教研是教師獲得專業(yè)成長的最佳途徑。

  6.[參考答案]A

  [名師點睛]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是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力,使自己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題干中所描述的完全與自我實現(xiàn)需要的概念相符,因此本題選A。

  7.[參考答案]B

  [名師點睛]教育科學研究的三個基本要素為客觀事實、科學理論和方法技術。其中.形成科學理論是教育研究的核心問題。

  8.[參考答案]C

  [名師點睛]小學教育在義務教育中的地位主要體現(xiàn)在普及性、強制性、基礎性。

  9.[參考答案]A

  [名師點睛]發(fā)散思維,又稱輻射思維、放射思維、擴散思維或求異思維,是指大腦在思維時呈現(xiàn)的一種擴散狀態(tài)的思維模式,它表現(xiàn)為思維視野廣闊,思維呈現(xiàn)出多維發(fā)散狀。如“一題多解”“一事多寫”“一物多用”等。

  10.[參考答案]A

  [名師點睛]第一個強調出生順序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的心理學家是阿德勒。阿德勒把出生次序、最初的記憶和夢看作是精神生活的入口,并對它們做了廣泛的研究。

  11.[參考答案]A

  [名師點睛]略。

  12.[參考答案]D

  [名師點睛]辦學自主權是學校在法律上享有的為實現(xiàn)其辦學宗旨,獨立自主地進行教育教學管理、實施教育活動的資格和能力。

  13.[參考答案]C

  [名師點睛]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課程。要求把課程改革建立在腦科學研究、心理學研究和教育學研究的基礎之上,把學生的發(fā)展作為課程開發(fā)的著眼點和目標。

  14.[參考答案]C

  [名師點睛]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對兒童的認知發(fā)展過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兒童認知發(fā)展的四個階段的理論,描述了從嬰兒期到青春期的認知發(fā)展順序。他認為兒童認知發(fā)展經歷的四個階段為: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其中具體運算階段兒童的年齡大致處于7—12歲左右.這時兒童逐漸掌握了守恒的概念,可以開始進行一些運用符號的邏輯思維活動.可以形成一系列的行動心理表象。故本題選C。

  15.[參考答案]A

  [名師點睛]1904年,清政府頒布《奏定初等小學堂章程》.規(guī)定設初等小學堂,招收7歲兒童入學,修業(yè)年限為5年,并規(guī)定初等小學教育為義務教育。

  16.[參考答案]B

  [名師點睛]略。

  17.[參考答案]D

  [名師點睛]狹義的教育制度指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是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的總體系,具體規(guī)定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目的、要求、入學條件,學制年限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故本題選D。

  18.[參考答案]A

  [名師點睛]略。

  19.[參考答案]C

  [名師點睛]注意的穩(wěn)定性,就是指向一定的事物或活動上注意持續(xù)的時間?梢姡⒁獾姆(wěn)定性即為注意的時間方面的特性,本題正確答案為C。

  20.[參考答案]C

  [名師點睛]根據(jù)韋納的歸因理論,任務難度是外部的穩(wěn)定因素,能力是內部的穩(wěn)定因素,運氣是外部的不穩(wěn)定因素,努力是內部的不穩(wěn)定因素。

  21.[參考答案]D

  [名師點睛]最近發(fā)展期是維果茨基提出的,指個體在成人幫助下達到的發(fā)展水平與實際水平之間的差距,它是兩種水平之間的差異。生長高峰期指個體發(fā)展的某一時期身高、體重等飛速發(fā)展的狀況!吧倌昶凇币话惚环Q為“心理斷乳期”。發(fā)展關鍵期是勞倫茲提出的,是個體心理發(fā)展中的一個短暫時期.在此期間.個體對某種刺激特別敏感.過了這一時期.同樣的刺激對之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題中所述為發(fā)展關鍵期。

  22.[參考答案]A

  [名師點睛]個別教學與生產力發(fā)展水平低的狀況相適應.因而最早出現(xiàn)。

  23.[參考答案]D

  [名師點睛]略。

  24.[參考答案]C

  [名師點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是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征。

  25.[參考答案]B

  [名師點睛]分層抽樣指先將總體按某種特征分為若干層次,再從每一層內進行隨機抽樣.組成一個樣本。系統(tǒng)抽樣是依據(jù)一定的抽樣距離,從母體中抽取樣本。目的抽樣是按照研究的目的抽取能夠為研究問題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對象。有意抽樣是按一定目的要求選擇某些研究對象為樣本。題中按學生年齡、性別隨機抽樣,屬于分層抽樣。

  26.[參考答案]A

  [名師點睛]小學生的個性心理包括個性傾向性和個性心理特征兩方面。其中,個性傾向性包括需要、動機和興趣。個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

  27.[參考答案]B

  [名師點睛]略。

  28.[參考答案]D

  [名師點睛]閱讀教學改革的著力點應放在以下三個方面:(1)堅持自主性閱讀;(2)鼓勵探究性閱讀;(3)推進批判性閱讀。

  29.[參考答案]D

  [名師點睛]“教育家”主要從事的是對教育教學工作的研究,所以教師由“教書匠”轉變?yōu)椤敖逃摇钡闹饕獥l件是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

  30.[參考答案]B

  [名師點睛]本題題干就是頭腦風暴法的定義。發(fā)散思維訓練是讓個體對事物的某一特點為擴散點,充分設想事物的各種可能性的方法。C、D兩項不是教育心理學的專業(yè)術語,因此排除。

  31.[參考答案]C

  [名師點睛]赫爾巴特作為傳統(tǒng)教育學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性教學”的概念,他認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正如赫爾巴特所說:“我想不到有任何無教學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認有任何無教育的教學!彼呀逃c教學結合起來,強調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的統(tǒng)一。

  32.[參考答案]C

  [名師點睛]教育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響,教育影響又包括教育內容和教育措施,所謂教育影響是指教育活動中教育者和學習者相互作用的全部信息。A項“教育媒介”、B項“教育內容”、D項“過程與活動”都屬于教育影響的內容,據(jù)此可以排除這三個選項。教育系統(tǒng)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即教師和學生。

  33.[參考答案]C

  [名師點睛]唐朝官學,號稱“六學二館”,六學是指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隸屬國子監(jiān),二館指的是弘文館、崇文館。這是唐朝的最高學府。從題目的描述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接受相關的教育,這是受教育權的問題。因此可選出答案C。

  34.[參考答案]B

  [名師點睛]題目中的關鍵詞是“看清題目”“畫示意圖”,這個過程就是問題解決一般過程中的理解問題階段,理解問題這一步需要做的是很好地對問題進行表征,形成對問題的正確理解。因此本題貌似在考畫示意圖,實際在考問題解決過程中理解問題這一步驟的意義。

  35.[參考答案]B

  [名師點睛]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題干中,“舉一反三”“聞一知十”是說,學習了某些知識后,就可以利用這些知識和經驗不斷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這兩個詞是遷移的典型代表,也是考題中?嫉狞c,考生復習中進行良好的對應學習即可。

  36.[參考答案]D

  [名師點睛]創(chuàng)造性是指個體產生新奇獨特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能力或特性。其主要特征有三個: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流暢性是指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產生不同觀念的數(shù)量的多少。該特征代表心智靈活,思路通達。對同一問題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暢性越高。變通性,即靈活性,指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不墨守成規(guī),不鉆牛角尖,能隨機應變,觸類旁通。對同一問題所想出不同類型答案越多者,變通性越高。獨創(chuàng)性指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能獨具匠心.想出不同尋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輩的意見.具有新奇性。對同一問題所提意見越新奇獨特者,其獨創(chuàng)性越高。很明顯,題干中敘述的特點屬于創(chuàng)造性的變通性這一特點。

  37.[參考答案]D

  [名師點睛]仔細閱讀本題的題干可以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句型“要……需證明……要……需證明……”,就是先將總的目標分成小目標,明確每個小目標后.找出達到目標需要完成的任務,最終實現(xiàn)總目標,即分解目的,小步完成。手段一目的分析法是指將需要達到的問題的目標狀態(tài)分成若干個子目標,通過實現(xiàn)一系列的子目標最終達到總目標。因此本題的答案是D。嘗試錯誤法實質就是算法策略,就是在問題空間中隨即搜索所有可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直至選擇一種有效的方法解決問題。簡言之,就是將解決問題的方法一一進行嘗試.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問題類比是指根據(jù)兩個問題的一些相同或相似屬性猜測兩者采用相同解決方法的一種策略。分類法是將類或組按照相互間的關系,組成系統(tǒng)化的結構,并體現(xiàn)為許多類目按照一定的原則或關系組織起來的體系表。作為分類工作的依據(jù)和工具。結合各種方法的定義。本題的題干更符合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38.[參考答案]C

  [名師點睛]本題運用了遷移的兩種分類.根據(jù)遷移的時間順序,先學習了初等數(shù)學,后學習高等數(shù)學,所以是后學習的內容對先學習內容的作用,因此是逆向遷移.由此排除A、B。再根據(jù)遷移的效果,正遷移所起的是促進作用,而負遷移所起的是干擾作用。本題中“利于”表明是“正遷移”。因此本題選C。

  39.[參考答案]A

  [名師點睛]陸欽斯的量杯實驗是定勢影響問題解決的典型例證。實驗中要求被試用容積不同的量杯(A,B,C)去量一定量的水(D)。實驗組和控制組開始時做一道練習題,然后按要求解決其他幾道題。實驗組做全部的題目,而控制組只做7—11題。結果發(fā)現(xiàn).實驗組的被試由于先進行了一定的練習,并發(fā)現(xiàn)所練習的問題都可以應用同一種方法(即D=B-A-2C)來解決,就形成了定勢,直接將這一方法遷移到后面問題的解決過程中,使后面解題的速度加快,問題變得比較容易。但是.這種定勢同時又阻礙、限制了其他更簡便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即7—11題可以用一種更簡單的方法D=A-C來解決)的產生,使思維僵化、因循守舊,難以靈活應用其他有效的經驗來解決問題。而控制組的被試都使用了最簡便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功能固著是指人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容易受到某個事物的典型功能的影響而想不到它的其他功能。比如說:我們一般只知道磚頭是用來蓋房子的,卻忽視了它還可以用來墊桌子或者當椅子。功能固著也是一種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40.[參考答案]B

  [名師點睛]原型啟發(fā)是指從其他事物上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定勢是先于一定的活動而又指向該活動的一種動力準備狀態(tài),它是影響學習遷移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學校情境中的問題解決主要是通過遷移實現(xiàn)的.因此,定勢也必然影響問題解決。功能固著是指從物體的正常功能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的定勢。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熟悉了某種物體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時,就很難看出該物體所具有的其他潛在的功能.而且最初看到的功能越重要,就越難看出其他的功能。當在某種情形下需要利用某一物體的潛在功能來解決問題時,功能固著可能起到阻礙的作用。遷移是一種學習對男一種學習的影響。是習得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所產生的作用。在以上三種現(xiàn)象中都包含著遷移的發(fā)生,因此可以認為遷移是各個因素發(fā)生作用的內在機制,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答案,考生如果對這個知識點不了解?筛鶕(jù)單選題答題法則,選最佳選項即可。題干中學生按照同樣的思維方式去解題就體現(xiàn)的是定勢的作用。因此選B。

  41.[參考答案]C

  [名師點睛]所謂手段目的分析,就是將需要達到的問題的目標狀態(tài)分成若干子目標,通過實現(xiàn)一系列的子目標而最終達到總目標。它的基本步驟是:(1)比較初始狀態(tài)和目標狀態(tài),提出第一個子目標;(2)找出完成第一個子目標的方法或操作,實現(xiàn)子目標;(3)提出新的子目標,如此循環(huán)往復,直至問題解決。手段一目的分析是一種不斷減少當前狀態(tài)與目標狀態(tài)之間的差別而逐步前進的策略,是一種常用的解題策略,對解決復雜問題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42.[參考答案]C

  [名師點睛]1913—1917年,苛勒對黑猩猩的問題解決行為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他通過黑猩猩摘取香蕉等實驗,提出了與當時盛行的桑代克的聯(lián)結一試誤說相對立的第一個認知學習理論:完形一頓悟說。

  43.[參考答案]C

  [名師點睛]畫線是學習者閱讀時常用的一種復述策略,一般與圈點批注的方法一起使用。

  44.[參考答案]D

  [名師點睛]1905年,法國心理學家比納和西蒙編制了第一個診斷異常兒童智力的測驗,即著名的“比納一西蒙量表”。1916年,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推孟修訂了比納一西蒙量表,即斯坦福一比納智力量表,簡稱S—B量表。

  45.[參考答案]C

  [名師點睛]一般來講,教育目的是指國家或社會對教育所要造就的人的質量規(guī)格所做的總體規(guī)定與要求。教育目的不同于教育方針。教育方針是國家根據(jù)政治、經濟的要求,為實現(xiàn)教育目的所規(guī)定的有關教育工作的總體要求。前者著重回答“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的問題,后者除了回答“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的問題,還要回答“怎樣培養(yǎng)人”的問題。

關注"566教師資格"官方微信,獲取考前內部資料、考試備考信息等!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教師資格"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相關推薦:

  2016教師資格《小學教育知識》各類試題| 歷年《小學教育知識》真題及答案熱點文章

  2016教師資格《小學綜合素質》模擬試卷 |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模擬試題熱點文章

  2016年教師資格《小學綜合素質》章節(jié)習題匯總 | 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匯總

  各地教師資格考試報名入口及官方網站  | 各地2016年教師資格考試科目匯總

  各地2016年教師資格考試報名時間匯總  | 各地2016年教師資格考試時間匯總

0
收藏該文章
0
收藏該文章
文章搜索
萬題庫小程序
萬題庫小程序
·章節(jié)視頻 ·章節(jié)練習
·免費真題 ·模考試題
微信掃碼,立即獲!
掃碼免費使用
中學綜合素質
共計380課時
講義已上傳
19856人在學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
共計550課時
講義已上傳
48797人在學
小學綜合素質
共計118課時
講義已上傳
22020人在學
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
共計630課時
講義已上傳
38639人在學
幼兒綜合素質
共計399課時
講義已上傳
34431人在學
推薦使用萬題庫APP學習
掃一掃,下載萬題庫
手機學習,復習效率提升50%!
統(tǒng)考時間:3月12日、10月29日
報名時間 上半年1月、下半年9月報名
準考證打印 考前一周(各省不同)
考試時間 2022年3月12日、10月29日
成績查詢 上半年4月,下半年12月查分
資格認定 春秋季各認定一次
證書領取 各地領取時間不同
版權聲明:如果教師資格考試網所轉載內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800@exam8.com,我們將會及時處理。如轉載本教師資格考試網內容,請注明出處。
Copyright © 2004- 考試吧教師資格考試網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新出發(fā)京批字第直170033號 
京ICP證060677 京ICP備05005269號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權威支持(北京)
在線
咨詢
官方
微信
關注教師資格微信
領《大數(shù)據(jù)寶典》
報名
查分
掃描二維碼
關注教師報名查分
下載
APP
下載萬題庫
領精選6套卷
萬題庫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