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 |
第 3 頁:答案及解析:單項選擇題;填空題 |
第 4 頁:答案及解析:簡答題;論述題 |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0個空,每空1分,共20分。)
1.在歐洲中世紀出現(xiàn)了兩種類型的教育,即 __________教育和__________教育。
2.通過__________實現(xiàn)對政治經(jīng)濟的影響,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經(jīng)濟的主要途徑。
3.人對環(huán)境的反映是__________的反映,教育在人的發(fā)展過程中起__________作用。
4.根據(jù)我國新時期的教育方針,教育工作者必須樹立由單純的__________教育向__________教育轉變的思想。
5.學生發(fā)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轉變?yōu)楝F(xiàn)實性的條件是__________ 之間的相互作用。
6.課程的設計不僅要體現(xiàn)社會、學科的要求,也要體現(xiàn)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需要,這說明了課程設計要符合__________ 的基本要求。
7.學生以學習__________經(jīng)驗為主,學生學習間接經(jīng)驗要以__________ 經(jīng)驗為基礎。
8.強調(diào)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教材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育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
9.根據(jù)一定的要求和標準,對學生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斷的德育方法是__________,是對品德發(fā)展的手段。
10.體諒模式是英國學校德育學家__________和他的同事所創(chuàng),風靡于英國和北美。與認知性道德發(fā)展模式強調(diào)道德認知發(fā)展不同,體諒模式把置于中心地位。
11.教學所傳授的基礎知識,是指形成各門學科的 __________、相應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統(tǒng)。
12.與環(huán)境對個體自發(fā)的、零碎的、偶然的影響相比,__________ 對學生的成長起著主導作用。
13.CIPP評價模式包括背景評價、__________ 、過程評價、成果評價。
14.泰勒在1949年出版的__________,被公認為現(xiàn)代課程理論的奠基之作。
15.學生集體是青少年學生學校生活的__________ ,是我國各級各類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基本手段和方式。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1.初中教育個體發(fā)展的任務是什么?
2.學校文化是怎樣形成的?
3.什么是直觀性教學原則?貫徹直觀性原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4.簡述素質教育及其基本內(nèi)涵。
5.什么是教學方法?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的基本依據(jù)是什么?
6.簡述教學方法中的談話法及其種類和基本要求。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你認為當前班級管理中存在哪些問題,應當如何改進?
2.教育的發(fā)展歷史分為哪幾個時期?各個時期的教育有什么特點?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