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頁:參考答案 |
一、單項選擇題
1.D【解析】我國頒布的《教師法》第十條規(guī)定:“國家實行教師資格制度,……”
2.A【解析】《兒童權利公約》的核心精神就是維護青少年、兒童的社會權利主體地位。
3.C【解析】l995年頒布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4.D【解析】學校法律關系的基本特征有:學校與政府;學校與社會;學校與教師;學校與學生。
5.C【解析】l965年,法國教育學家保羅?朗格朗在《終身教育引論》中指出,教科文組織應贊同“終身教育”的原則。l972年,埃德加?富爾在《學會生存》中對“終身教育”加以確定,并提出未來社會是“學習化社會”。
6.C【解析】l986年,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7.A【解析】教師的任用方式一般有三種,它們是派用制、聘用制和代用制。
8.D【解析】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
9.B【解析】以提升教育對象的智慧水平為目標的教育即智育。
10.C【解析】在義務教育的普及和班級授課制實施后開始了教師的系統(tǒng)化培訓。1685年,法國天主教人士拉莎爾首創(chuàng)師資培訓學校,標志著西方國家教師職業(yè)向著規(guī)模化和專門化方向發(fā)展。
11.B【解析】“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出自司馬遷的《報任安書》。這是司馬遷對當時正在編纂的《史記》的評說。故正確答案為B。
12.B【解析】我國陸上天然氣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區(qū),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陜甘寧地區(qū)、塔里木盆地和青海。海上天然氣主要分布在渤海灣、南海和東海。
13.A【解折】環(huán)境污染嚴重的主要原因:一是環(huán)境保護重視不夠,國家投入嚴重不足;二是經濟增長方式粗放,能源資源消耗較高;三是環(huán)境保護執(zhí)法不嚴,監(jiān)管不力有法不依。故正確答案為A。
14.A【解析】甲烷是居民使用的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故正確答案為A。
15.C【解析】墨子提出“非攻”、“兼愛”?鬃邮侨寮覍W派創(chuàng)始人,孟子繼承并發(fā)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儒家學派主張“禮”與“仁”。韓非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繼承和總結了戰(zhàn)國時期法家的思想和實踐,提出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理論。本題正確答案為C。
16.D【解析】所謂的“火要虛”就是要增加可燃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故正確答案為D。
17.B【解析】為延長食品保質期,防止食品受潮及食品氧化變質,在包裝袋中加入的化學物質通常是硅膠,A選項錯誤。福爾馬林是甲醛水溶液,長期低劑量接觸福爾馬林,會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經紊亂等病癥,C選項錯誤。酶是一種高效的生物催化劑,作用條件溫和,通常情況下動物體內的酶最適溫度在35℃到40℃之間,植物體內的酶最適溫度在40。C到50℃之間。本題正確答案為B。
18.B【解析】偏差當然越小越好,但是難以消除,如果要完全消滅偏差就會使成本過高。正確答案為B。
19.D【解析】“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意為:沉船的旁邊正有千帆駛過,病樹的前頭卻是萬木爭春。表現了詩人對仕宦升沉、世事變遷的豁達襟懷,F在多指新事物必然戰(zhàn)勝舊事物。選項D“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與題干中詩句蘊含哲理相同,表示繼承傳統(tǒng)、推陳出新是事物發(fā)展必經之路。故正確答案為D。
20.C【解析】習慣上稱戲班、劇團為“梨園”而非“杏園”,A項錯誤;京劇行當中的“凈”指的是男性花臉,B項錯誤;《梁山伯與祝英臺》是越劇經典曲目之一,而非京劇,D項錯誤。故選C。
21.A【解析】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重量僅49克的素紗禪衣,A項正確;河南安陽出土了大量殷商時期的刻有文字的龜甲和獸骨,B項錯誤;越王勾踐是春秋末期越國的君主,越王勾踐劍采用了硫化技術,千年不銹是春秋時期兵器冶煉技術的杰出成果,C項錯誤;唐三彩主要出土于洛陽,以黃、白、綠為基本釉色,D項錯誤。故選A。
22.D【解析】文段為“分~總”式,前兩句話論述了歷代的政治哲學家和歷史哲學家早已看清權力私有制會危害到國家的發(fā)展,具有醒世作用。但是不能融入到權力力量之中,只能轉變?yōu)槲膶W作品流傳于世。文段最后一句總結前文解釋了“詠史”之所以具有歷史悲劇感的原因,因此D項最為恰當。故選D。
23.C【解析】文段從豆?jié){本身的口味以及市場價格分析,主要闡明豆?jié){不受西方歡迎的原因,C項概括最為準確。B項只說明了文段后半部分,予以排除。故選C。
24.C【解析】文段通過對伊頓預言得以驗證的事實說明國民創(chuàng)造力在國家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從文段意圖推斷可知C項最為合理。故選C。
25.A【解析】通過對前文分析可知,人們針對現代食物的品質產生了質疑,從深層次來看質疑的是現代科技對食品帶來的負面影響。由此可知A項最符合前文語境。故選A。
26.B【解析】文段重點說明了企業(yè)運行中各個環(huán)節(jié)應緊密合作的重要性,所以言外之意是在提醒企業(yè)經營者要重視企業(yè)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有效整合。故選B。
27.D【解析】關鍵詞是“人際”。A、B、C三項都沒有提到工作中的人際關系。故選D。
28.D【解析】關鍵是雙方都調整自己的行為。A項只是王某調整了行為;B項根本沒有調整行為的事;C項只有上級工商部門調整;D項中兩公司都作出了調整。故選D。
29.B【解析】關鍵是“體驗產品”,A、C、D三項都沒有產品體驗。故選B。
30.B【解析】消費者協(xié)會不是行政主體。故選B。
二、材料分析題
1.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如果教師不能經常的更新知識結構,不能對新知保持長久的好奇與敏銳,教師就有可能被學生看不起。一旦教師停止了學習,教師的工作便如同機械的運作,在機械枯燥的活動中教師會喪失人的本質,會覺得生活毫無意義,會沮喪而沒有活力。因此教師不再是一次性的學習,而是持續(xù)的學習來擴展知識領域,從而來提高教學水平。一是學會學習。在當今社會,學會獲取知識的方法比獲取知識本身更為重要。學會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習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將是每一個人未來生活幸福和愉快的保證。二是通曉自己所教的學科,成為學科專家。三是學習有關教育的學問。未來的教師必須是一個教育專家,必須在學習專業(yè)學科的同時掌握其他有關教育的學問,如心理學、教育哲學、教育技術、管理學等。四是學習信息技術。教育信息化主要強調將現代化信息技術轉化為現代教學手段。它包括兩類:一是視聽技術,如廣播、電影、影視、錄像等;另一類指信息處理技術,主要是計算機和微型電腦的操作技術。
2.案例中的教師義務為學生補課,但是因為學生不聽話,掐了該生的左臉,其后其父大閑學校,導致該教師被開除。首先,教師的做法是不正確的,不應該侵犯學生的人身權;其次,學生父親的行為過激,作為教師有教育學生的權利,家校應該形成合力;最后,教育局開除該教師的行為欠妥當,雖然教師有錯誤,但應以批評教育為主。
此外,我國《教師法》規(guī)定:侮辱、毆打教師的,根據不同情況,分別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行政處罰;造成損害的,責令賠償損失;情節(jié)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教師可以通過正當的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