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頁:答案 |
二、簡答題
1.在教學中教師如何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2.影響課堂管理的因素有哪些?
3.練習設計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4.如何理解小學教育的性質和任務?
三、材料分析題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找駱駝》中,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概意思后,教師提出:商人找到駱駝后,回來的路上再遏老人,會對老人說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學生通過自己讀課文后,想法很多,例如:
(1)對老人說:“謝謝,對不起,我錯怪你了!
(2)不和老人說話,不理老人,自己偷偷走掉。
(3)一個老頭,閑著沒事干,出來瞎溜達啥?等等。
學生說第一種想法時,教師引導他們從書上找理由,學生較快說出。當學生說到第二種想法時。教師問:“你的理由是什么?”
“這是一個忘恩負義的商人!币簧f。
“對,我童話書里看到很多商人都是壞蛋!庇忠簧f。
“那如果你看到這樣的商人。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呢?”教師試圖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說出:“老人幫你找到了駱駝,你應該謝謝他。”之類的話,可是學生卻說:“這個壞蛋,打他一拳,讓所有人都打他一拳!
問題:
請用學習方式的有關理念對以上材料進行簡單評析。
2.教學“乘數(shù)是三位數(shù)的乘法”時,原題的內容是一個糧店三月份售出面粉674袋,每袋25千克,一共售出面粉多少千克?這樣一道例題讓學生感覺與自己生活太遠,和自己的關系又不是很密切,所以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果照著原例題講,學生肯定會覺得枯燥無味。于是,我們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來進行延伸。上課伊始,就讓學生猜測一個滴水的水龍頭每天要白白流掉多少千克水?學生們一聽是生活中經常能遇到的事情,興趣盎然,有的猜測5千克,有的猜測l0千克,還有的猜測20千克,有個別學生看到了課后的內容說出來是l2千克。教師接著問,照這樣計算,一年要流掉多少千克水?學生馬上算出平年是4380千克,閏年是4392千克。隨著計算結果的出現(xiàn),學生覺得非常吃驚:“哇!這么多呀!”看著學生吃驚的樣子,教師又提出新的要求:“你家所住的樓房一共有多少戶?如果按一家一個水龍頭計算,一年要白白流掉多少水?”
問題:
原題與改動后的題目比較有什么異同(包括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目標的維度、教學效果)?
四、教學設計題
請為拼音“Z,C,S”教學寫一個教學設計片斷。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