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填空題;判斷題;名詞解釋 |
第 4 頁: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題 |
第 5 頁:答案: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填空題 |
第 6 頁:答案:判斷題;名詞解釋;簡答題 |
第 7 頁:答案:論述題;案例分析題 |
三、填空題(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不得分。每小題1分,共10分)
1.課堂管理始終制約著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有效進行,具有促進和維持的功能。
2.根據(jù)性格的特征差異,可將性格分為__________型、情緒型和__________型。
3. 的學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而學習結(jié)果遠未達到教學目標的學生。
4.研究表明,新的學習需要的形成可以通過兩條途徑,即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5.“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體現(xiàn)了教授學習策略能提高遷移的__________。
6.在學習達到剛好成誦以后的附加學習叫__________。
7.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動的__________,這一階段就是使主體掌握__________的階段。
8.指導教學模式由__________、講演、__________、反饋和__________等環(huán)節(jié)構(gòu)成。
9.教師成長與發(fā)展的基本途徑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通過__________作為教師隊伍的補充;另一方面是通過__________提高在職教師。
10.從__________人手來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是促進創(chuàng)造性產(chǎn)生的一條有效途徑。
四、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正誤,并在題后括號內(nèi)打“√”或“×”。每小題1分,共10分)
1.學習期待就其作用來說就是學習的誘因。 ( )
2.按知識本身的復雜程度來劃分學習的類型,由低到高依次是符號學習、概念學習和命題學習。 ( )
3.教師的領(lǐng)導風格對課堂管理沒有影響。 ( )
4.分析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開端。 ( )
5.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產(chǎn)生的觀念越多,表示其思維的流暢性越高。 ( )
6.個體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思維沿著許多不同的方向擴展,使觀念發(fā)散到各個有關(guān)方面,最終產(chǎn)生多種可能的答案的認知方式稱為發(fā)散型認知方式。 ( )
7.教育過程中應(yīng)獎勵一些具體的道德行為,而不是獎勵一些概括性的行為。 ( )
8.品德受道德觀念控制,所以有時不是自己的自覺行為。 ( )
9.一個測驗能夠測量出其所要測量的東西的程度是信度。 ( )
10.關(guān)注情境階段的教師,更多地考慮的是學生的個別差異。 ( )
五、名詞解釋(每小題2分,共10分)
1.消退
2.定勢
3.人際關(guān)系
4.正式評價
5.算法式
相關(guān)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