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網校 - 萬題庫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導航
您現在的位置: 考試吧 > 教師資格考試 > 教師面試 > 正文

2019上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高中歷史

來源:考試吧 2019-5-20 10:21:57 要考試,上考試吧! 教師資格萬題庫
2019上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如期舉行,考試吧在考后整理了“2019上半年教師資格證高中歷史面試真題”,供廣大考生學習使用。祝大家面試順利!

  本次教資面試試題來源于學員回憶,與真實試題存在偏差,僅供參考。

  高中歷史《唐朝長安城》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導入法。教師展示西安宣傳視頻,并引導學生:通過紀錄片我們可以發(fā)現西安是一座文化底蘊很豐厚的城市,它在古代也被稱作長安,曾是13朝古都,可以說見證了歷史發(fā)展的風云變幻,今天我們就一起回到唐朝,走進長安,看看唐朝的長安城是怎樣的景象?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講授

  (一)繁榮的長安城

  1.布局

  教師展示長安城的布局平面圖,并提出問題:長安城的布局有什么特點?

  

  

  學生結合圖片,回答問題:長安城宏偉富麗,城內分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區(qū),市是繁華的商業(yè)區(qū),全城街道整齊,樹木成行。

  教師繼續(xù)展示唐朝大明宮的復原圖,并提出問題:宮城和皇城有怎樣的特點?從中可以給我們哪些啟示?

  

  

  學生觀看之后,回答問題:宮城和皇城的建筑非常的宏偉,富麗堂皇,這樣的建筑能夠體現出皇權的尊貴和至高無上。唐朝能夠建成這樣的宮殿,一方面說明了唐朝的國力強盛,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統治者對于百姓的剝削比較嚴重。

  教師繼續(xù)展示唐朝長安城的歷史紀錄片,請學生回答,長安城的坊市布局是怎樣的?坊和市有什么特點?

  學生觀看視頻,回答問題:長安城共108坊,內有東、西二市,布局井然有序。坊有圍墻,有坊門,坊門夜間緊閉,不準出入。東、西二市各居兩坊,以墻圍繞,定時啟閉,市內規(guī)劃整齊,同類商店集中在一起,成為“行”,行設行首,以便加強管理,征收商稅。

  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繼續(xù)引導:長安的市只有東西兩市,在數量上遠遠低于坊的數量,而且在時間和地點的管理上也要遠遠嚴格于對坊的管理,這是為什么呢?

  學生思考之后,回答問題:古代統治者提倡重農抑商的政策,認為商業(yè)是末業(yè),因此都給與了嚴格的限制和管理。

  2.人口

  教師展示唐朝大食人俑和《弘法大師行狀繪詞》等圖片,提出問題:生活在長安城的人口大約有多少?主要有哪些人?

  

  學生結合史料和課本內容進行回答:長安城里人口上百萬,云集著邊疆各族和世界各國人士,如大食人、日本人、新羅人等。

  教師繼續(xù)引導:這樣的局面的出現說明了什么?

  學生思考,回答問題:說明唐朝是一個開放的社會,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二)長安城繁榮的原因

  教師引導:通過我們的學習,我們可以發(fā)現,用兩個字就可以概括長安城的局面,那就是繁榮,為什么唐朝長安城如此繁榮呢?為什么它能夠成為國際性的大都市呢?請同學們以歷史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

  學生進行討論,小組代表回答問題,教師進行總結:唐朝國立比較強盛,為長安城的繁榮奠定了物質基礎,同時對于少數民族和外來民族有一種天然的吸引力;唐朝的民族政策和對外政策比較開放,這樣有利于民族的融合,以及同外來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繁榮局面的形成;長安是。

  環(huán)節(jié)三:小結作業(yè)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本課主要知識。

  作業(yè):課后請同學們以“繁榮的長安城”為題,創(chuàng)辦一期主題板報。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說一說唐朝經濟繁榮的原因?

  【參考答案】

  (1)農業(yè)、手工業(yè)的發(fā)展。

  (2)大運河的開鑿,交通發(fā)達。

  (3)對外開放的政策。

  (4)國家統一,社會安定。

  2.簡述在教案撰寫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參考答案】

  (1)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2)從學生的問題出發(fā)營造教學情境,設計教學問題并引導學生探究、解決問題。

  (3)設計出以任務型教學指導下的師生互動方式。

  (4)爭取準備兩、三種針對不同群體學生的教學安排。

  (5)對教材內容作適當的處理,發(fā)掘出教材內容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及育人作用。

  (6)課堂教學要減少統一講解,增加學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學生的分組活動。

  高中歷史《以嫡長子繼承制為核心的宗法制度》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教師利用課件展示祭祖拜祖或者是學生耳熟能詳的宗室家譜等圖片導入,讓學生觀看后教師總結:以上這種現象被人們稱之為“宗法情節(jié)”,來源于我國古代西周的宗法制度,那么宗法制度為何影響如此之遠?它又有什么樣的特點?本節(jié)課我們就來解決這幾個問題。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講授

  (一)概念及目的

  教師提問:什么是宗法制?西周為什么要實行宗法制?要求學生閱讀教材,找到答案。

  學生回答: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緣紐帶同政治關系結合起來的一種制度。實行宗法制的目的是為了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利、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

  (二)內容

  1.嫡長子繼承制

  教師利用課件展示《紅樓夢》中冷子興對賈府情況的介紹:

  

  并提出問題:從上述材料中,大家是否可以找出我國早期政治制度的影子?要求學生以歷史學習小組為單位,對該問題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教師適時的進行引導。

  學生通過對教材內容學習和討論,明確宗法制度的內容一:

  (1)榮公死后,長子賈代善襲官,賈代善去世后,長子賈赦襲官說明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嫡長子繼承制。

  (2)官職父死子襲說明貴族的世卿世祿。

  2.大、小宗之間的關系

  教師講述87版《紅樓夢》拍攝時有關“榮寧街”改名的故事:在當年拍攝時有場元妃省親的戲,當時劇組將地點寫為“榮寧街”,專家立刻指出這是錯誤的說法。

  之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使用“榮寧街”這個名字是錯誤的?要求學生閱讀教材關于大小宗相互關系內容的介紹并進行討論。

  經過學生思考討論從而得出,應為“寧榮街”,因為寧是大宗,賈家的宗祠和牌位都在寧府。

  在此基礎上教師進一步指出,《紅樓夢》所反映的這種宗族關系正是周朝宗法制的延續(xù)。并出示宗法制樹狀結構圖幫助學生理解,大宗與小宗的關系是相對的;大宗與小宗之間在親緣上是兄弟關系,在政治上是君臣關系。

  

  

  (三)宗法制的影響

  教師提出思考問題:宗法制的影響有哪些?要求學生討論,提示學生從正反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學生通過討論,分享看法,之后教師總結:宗法制度通過血緣的親疏,確立起一整套土地、財產和政治地位的分配與繼承制度,保障各級貴族能夠享受“世卿世祿”的特權;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把“國”和“家”密切地結合在一起;但是,宗法血緣關系不能從根本上保證中央與地方的隸屬關系,血緣關系經幾代后就會逐漸疏遠,封國的實力一旦強大起來,中央的控制效果必然減弱。

  教師借用“楚王問鼎”的故事強化對宗法制消極影響的認識。

  環(huán)節(jié)三:小結作業(yè)

  1.小結: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度,曾經在鞏固國家政權方面發(fā)揮過積極作用,但作為早期政治制度,其本身的弊端最終導致其必將要被一種新的制度所取代,這種新的制度是什么?又是怎樣確立的?下節(jié)課我們來解決這個問題。

  2.作業(yè):“父母在不遠游”這一觀念曾對中國傳統家庭生活產生過重要影響。在現代社會中,你如何看待這一觀念的

  ?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內容和特點是什么?

  【參考答案】

  (1)分封,就是封邦建國的意思。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區(qū)分封諸侯,讓他們建立諸侯國,鎮(zhèn)守疆土,保衛(wèi)王室。諸侯對周王承擔納貢和朝聘的義務,并隨周王參與出征、祭祀、吊喪慶賀等事項。周王是全國最高統治者,是諸侯們的共同主子,自稱為上天之子,故又稱天子。諸侯是周王的臣屬,必須服從于周王的命令。

  特點是層層分封,帶有宗族統治的色彩。

  (2)宗法制由原始社會的父系家長制直接演變而來,它的核心內容是嫡長子繼承制。即嫡長子繼承父親的宗主地位,庶子進行分封。嫡長子與分封下去的眾子有雙重關系,在親緣上是兄弟關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關系。

  特點是依據父系血緣關系的親疏分配政治權力和規(guī)定等級秩序。

  2.備課活動應該包括哪些環(huán)節(jié)?

  【參考答案】

  備課是教師教學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備課能夠最大限度的幫助教師實現授課環(huán)節(jié)更具計劃性和針對性。按照新課標的要求,我認為備課工作應該包括三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步:備教材。熟悉教材、鉆研教材是提高課堂質量、達到教學效果的前提。教師必須做到對教材和教學內容的熟稔,對教學目標的明確,只有充分理解了自己的教學任務后,才會有明確的導向性,才能確保做好教學工作。

  第二步:備教法。教法是進行課堂教學的有效手段。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首先考慮知識點的難易程度,針對難易程度來決定教法,對于簡單的知識點,可以給予簡單引導,或者讓學生自行消化:遇到有難度的內容,教師應找準關鍵問題、進行點撥,幫助學生進行思路分析,進而掌握知識。

  第三步:備學生。備學生是課堂教學中進行“個性化”教學的核心。由于學生的學習基礎、性格氣質各不相同,接受能力也參差不齊,這就需要教師從學生的個體差異入手,在備課時設身處地考慮全體學生,根據教材內容的難易程度合理劃分教學對象,以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只有做好這三個方面,才能建立良好的教學關系,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高中歷史《科學技術在軍事當中的應用》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一戰(zhàn)的紀錄片剪輯片段,提問:視頻中著重展現的是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過渡:這段視頻重點呈現了交戰(zhàn)各方所使用的武器,有舊式步槍,也有一批新式武器。一戰(zhàn)中首先投入使用的新式武器有哪些?又帶來了哪些影響?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講授

  (一)背景

  教師過渡: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在兩次工業(yè)革命的推動下,歐洲主要國家經濟發(fā)展迅速,為了進一步掠奪原料和奪取市場,他們之間的矛盾沖突也在升級加劇,最終導致了一戰(zhàn)的爆發(fā)。

  教師提問:為了贏得戰(zhàn)爭的勝利,在戰(zhàn)場上掌握主動權,他們紛紛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除了采取新式的作戰(zhàn)技術外,各國還積極投入到新式武器的研究制造中,這也是兩次科技革命的成果運用到軍事中的背景。

  (二)新式武器

  教師繼續(xù)播放一戰(zhàn)紀錄片,提問:視頻中都介紹了哪些新式武器?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除了坦克、潛艇,還有飛機、毒氣等科學技術成果被首次投入到戰(zhàn)爭中使用。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結合剛才觀看的視頻和教材資料,談談坦克在一戰(zhàn)中是如何應用的?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坦克在1915年被英國福斯特工廠制造出來,代號為“小游民”,由于外形可笑像水箱所以被英國海軍稱為“tank”,就是水箱的意思,直譯過來就是我們所說的“坦克”。到了1916年,在索姆河戰(zhàn)役中首次投入戰(zhàn)爭使用,當時技術還很不完善,裝備差,時速只有6千米,但還是令德軍大為驚悉,為英軍的進攻起到了壯大聲勢的作用。之后,坦克就成為戰(zhàn)爭中的重要常規(guī)武器,被譽為“陸戰(zhàn)之王”。

  教師提問:除了坦克之外,其他新式武器又是如何在戰(zhàn)場上運用的呢?

  學生上臺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資料。

  教師總結:除了坦克之外,一戰(zhàn)中較為著名的新式武器,還有潛艇、飛機和毒氣。

  潛艇:德國在潛艇制造和作戰(zhàn)方面,具有獨到的見解,所以德國的潛艇創(chuàng)造了一次又一次驚人的戰(zhàn)績。

  飛機:一戰(zhàn)前期飛機主要用于執(zhí)行偵察任務,稍后用于空戰(zhàn)和爭奪戰(zhàn)場局部空中優(yōu)勢,后期用于攻擊敵方地面部隊,轟炸靠近戰(zhàn)場的敵方交通線。

  毒氣:德軍首先在東線戰(zhàn)場使用了催淚毒氣,之后交戰(zhàn)雙方在戰(zhàn)場上都大量使用毒氣,其種類除光氣、芥子氣外,還有雙光氣毒劑、全身中毒性氫氰酸毒劑等。

  此外,沖鋒槍等新式兵器也在“一戰(zhàn)”中得到使用。

  (三)影響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以歷史小組為單位,7分鐘時間內,結合教材和材料,討論基于科技進步而產生的這些新式武器在戰(zhàn)爭中帶來了哪些影響呢?我們應該如何對待科技的進步?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1.新式武器擴大了戰(zhàn)爭的規(guī)模,一戰(zhàn)歷時4年多,先后參戰(zhàn)的國家共計30多個,牽涉人口約15億,超過當時世界總人口數的一半;2.新式武器的運用殺傷力極大,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

  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既能造福人類,推動生產力的發(fā)展,也能催生戰(zhàn)爭武器,摧毀文明,所以我們應該趨利避害,合理利用科學技術。

  環(huán)節(jié)三:小結作業(yè)

  小結:教師采用師生共同總結的形式,帶領學生共同復習本節(jié)課所學。

  作業(yè):請同學們課下搜集資料,思考科學技術在二戰(zhàn)中又扮演怎樣的角色?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一戰(zhàn)中有哪些重要的戰(zhàn)役?

  【參考答案】

  馬恩河戰(zhàn)役、凡爾登戰(zhàn)役、日德蘭海戰(zhàn)、索姆河戰(zhàn)役。2.簡述在教案撰寫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2.開發(fā)和利用教學資源的原則有哪些?

  【參考答案】

  (1)目標性原則

  根據并圍繞著教學目標的需要,選擇相應的課程資源,以使教師和學生運用這些資源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

  (2)思想性原則

  課程資源的選擇要注重其所呈現的思想導向和價值取向,要選擇那些有助于學生全面、客觀、辯證地分析歷史的資源,并利用這些資源對歷史進行正確的認識。

  (3)精選性原則

  歷史課程資源有多種多樣,要對各種資源進行篩選,選取反映歷史真實狀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資源,使資源的利用有助于學生對學習重點的理解。

  (4)可行性原則

  課程資源的選擇和運用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考慮到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課程資源必須易于在教學實際中應用,并且省時、有效。

 

  相關鏈接:

  2019上半年教師資格面試成績查詢時間

  歷年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及答案解析匯總

  教師資格證結構化面試必背100題 下載>>

  2019下半年教師資格報名時間為9月3-6日

  2019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時間為11月2日

 

掃描/長按二維碼可幫助考試通關
獲取教師面試真題
獲取教師精選資料
獲取教師通關技巧
獲取歷年真題試卷

教師萬題庫 | 微信搜"萬題庫教師資格考試"

上一頁  1 2 3 4 

  相關推薦:

  各地2019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成績查詢入口匯總

  2019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證合格標準(筆試+面試)

  2019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時間 | 教師資格報名時間

  2010-2019年中小學教師資證考試真題及答案匯總

  各地2019年教師資格證認定時間及認定通知匯總

  2019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及答案pdf下載熱點文章

0
收藏該文章
0
收藏該文章
文章搜索
萬題庫小程序
萬題庫小程序
·章節(jié)視頻 ·章節(jié)練習
·免費真題 ·?荚囶}
微信掃碼,立即獲。
掃碼免費使用
中學綜合素質
共計380課時
講義已上傳
19856人在學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
共計550課時
講義已上傳
48797人在學
小學綜合素質
共計118課時
講義已上傳
22020人在學
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
共計630課時
講義已上傳
38639人在學
幼兒綜合素質
共計399課時
講義已上傳
34431人在學
推薦使用萬題庫APP學習
掃一掃,下載萬題庫
手機學習,復習效率提升50%!
統考時間:3月12日、10月29日
報名時間 上半年1月、下半年9月報名
準考證打印 考前一周(各省不同)
考試時間 2022年3月12日、10月29日
成績查詢 上半年4月,下半年12月查分
資格認定 春秋季各認定一次
證書領取 各地領取時間不同
版權聲明:如果教師資格考試網所轉載內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800@exam8.com,我們將會及時處理。如轉載本教師資格考試網內容,請注明出處。
在線
咨詢
官方
微信
關注教師資格微信
領《大數據寶典》
報名
查分
掃描二維碼
關注教師報名查分
下載
APP
下載萬題庫
領精選6套卷
萬題庫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