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乙兩人同時從A地出發(fā),以相同的速度向B地前進,甲每行5分鐘休息2分鐘,乙每行210米休息3分鐘,甲出發(fā)后50分鐘到達B地,乙到達B地比甲遲了10分鐘。已知兩人最后一次休息地點相距70米,而兩人的速度是多少米/分鐘?( )
A.20 B.30 C.40 D.50
2.小英和小明為可測量飛駛而過的火車的長度和速度,他們拿了兩快秒表,小英用一塊表記下火車從他面前通過所花的時間是15秒,小明用另一塊表記下了從火車頭過第一跟電線桿到車尾第二跟電線桿所花的時間是18秒,已知兩根電線桿之間的距離是60米,求火車的全長和速度。( )
A.300米,20公里/小時 B.250米,20米/秒
C.300米,720公里/小時 D.300米,20米/秒
3.佳信幼兒園的音樂興趣班中有160名小朋友,有131個小朋友學(xué)習(xí)古箏,146個小朋友學(xué)習(xí)吉他,97個小朋友學(xué)習(xí)架子鼓,125個小朋友學(xué)習(xí)小提琴,那么有多少小朋友四種樂器都學(xué)?( )
A.19 B.25 C.28 D. 32
4.上午8點,甲、乙兩人從A、B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爾行,9點,二人相距54千米,二人繼續(xù)前進,到上午11點,二人第二次相距54千米,已知甲每小時比乙多走3千米,那么A、B兩地距離為:( )
A.100千米 B.108千米 C.114千米 D.136千米
5.1980年李紅出生時,她爺爺?shù)哪挲g是他自己出生年份的1/29,問李紅爺爺在1988年時年齡是多少?( )
A.76歲 B.64歲 C.86歲 D.74歲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甲實際走了36分鐘,最后一次休息是在走35分鐘路程之后。乙與甲的速度相同,那么他多用的時間就是比甲多休息的時間,甲共休息了14分鐘,那么乙休息了24分鐘,可知乙最后一次休息前走了8×210=1680米。若乙最后一次休息的地點在甲前面,那么(210×8-70)÷35=46米/分鐘。因為甲最后一次休息后只走了一分鐘就到了終點,而甲與乙最后一次休息地點間距離甲需要超過一分鐘才能走到,因此甲最后一次休息的地方只能在乙之前。甲在乙前面時,他們兩人的速度為(210×8+70)÷35=50千米/小時。
2.【答案】D。解析:車從小英面前通過走了一個車長的路程,小明記錄的則是走一個車身外加兩根電線桿間的距離。不難看出火車走兩根電線桿間距用的時間是3秒,因此它的速度是20米/秒,火車長為20×15=300米。
3.【答案】A。解析:不學(xué)古箏的有160-131=29(人),不學(xué)吉他的有160-146=14(人),不學(xué)架子鼓的有160-97=63(人),不學(xué)小提琴的有160-125=35(人),那么至少不學(xué)四種樂器中的一種的最多有29+14+63+35=141(人),則四種樂器都學(xué)的小朋友的人數(shù)至少有160-141=19(人)。
4.【答案】B。從第一次到第二次相距54千米的時候,兩人一共走過54*2=108千米,經(jīng)過2小時,所以一個小時就是54千米,加上剛開始的54千米,一共是108。
5.【答案】D。解析:本題屬于年齡問題,直接應(yīng)用代入法即可。假如1988年爺爺?shù)哪挲g為64,那么出生年份就是1988-64=1924年,而1980年爺爺?shù)哪挲g為56,不是出生年份的1/29,所以排除掉。經(jīng)過驗證,1988年爺爺?shù)哪挲g應(yīng)該為74,故選擇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