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
1.D 【解析】在四個選項中, A、B、C項的效力都因為文稿尚未正式確定而不具有正式的公文效力。
2.C 【解析】按照現(xiàn)行的國家機構設置,政策研究室作為政府制定政策的研究咨詢機構,行使政府職能,因此是辦事機構。
3.D 【解析】市場只是行政機關實行職權的場所之一,對行政機關的監(jiān)督只是對其行為的監(jiān)督, 而不是對其行為場所進行監(jiān)督。
4.C 【解析】行政行為既已達到目標, 就沒有繼續(xù)存在的必要, 因此要予以廢止。
5.B 【解析】一般來說, 國家結構形式分為單一制和聯(lián)邦制。 聯(lián)邦制國家以美國、俄羅斯和印度為代表,而憲法規(guī)定我國是單一制國家, 即只有一個中央政府, 一部憲法。
6.C 【解析】行政立法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權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規(guī)和行政規(guī)章的活動。行政立法的主體是國家行政機關,但并非所有行政機關都享有行政立法權,享有行政立法權的行政機關是法律特別規(guī)定的。
7.A 【解析】只有發(fā)展生產力,才能縮小貧富差距,消除兩極分化實現(xiàn)共同富裕。
8.C 【解析】根據(jù)《憲法》第三十條的規(guī)定,自治區(qū)、自治州和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所以選C。
9.B 【解析】 行政責任是指特定的行政執(zhí)法主體基于一種行政管理關系,對實施違法行為的行政管理相對人所給予的一種行政懲戒措施,是一種具體行政行為,所以它是基于行政法律關系而發(fā)生的。
10.D 【解析】A項是觸犯了《刑法》,B項是觸犯了《民法》,而C項是觸犯了規(guī)定。
11.【答案】C。6月20日 王亞平
解析:6月20日上午10時許,神舟十號航天員進行中國首次太空授課,女航天員王亞平擔任主講,成為中國首位“太空教師”。
12.【答案】D。它包括創(chuàng)新層、核心層、輻射層和制度層
解析:“一線兩帶”就是以西安為中心,以隴海鐵路陜西段和寶潼高速公路為軸線,以國家級關中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帶和國家級關中星火產業(yè)帶為依托,以線串點、以點帶面形成的以高新技術和先進技術為特點的產業(yè)經濟體系,“一線兩帶”大體由三個層次構成:一是創(chuàng)新層,主要由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大學科技園和創(chuàng)業(yè)中心組成,它是“一線兩帶”的創(chuàng)新基地;二是核心層,由開發(fā)區(qū)、產業(yè)園和關中五市一區(qū)中心城區(qū)組成,它是以高新技術產業(yè)和先進制造業(yè)為主體的產業(yè)基地;三是輻射層,包括關中五市一區(qū)所轄全域,它是“一線兩帶”直接的經濟腹地。故本題答案為D。
13.【答案】D。蒲州梆子
解析:蒲劇,因興起于山西南部的蒲州(今永濟一帶)而得名,亦稱蒲州梆子或南路梆子。是晉南地區(qū)的主要劇種,可排除,故本題答案為D。
14.【答案】C。顧炎武
解析:“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最早是由顧炎武在《日知錄·正始》中提出概念,背景是清軍入關。而八字成文的語型則出自梁啟超。意為天下大事的興盛、滅亡,每一個老百姓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15.【答案】D。劉銘傳
解析:1885年,清政府決定臺灣正式建省,改福建巡撫為臺灣巡撫,任命抗法有功的原福建巡撫劉銘傳為第一任臺灣巡撫。故本題答案選D。
16.【答案】B!痘钪 余華
17.【答案】C。形官享奢
解析:習近平同志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強調,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黨內脫離群眾的現(xiàn)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現(xiàn)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上,故本題答案選C。
18.【答案】B。機會成本
解析:機會成本是指在面臨多方案擇一決策時,被舍棄的選項中的最高價值者是本次決策的機會成本。機會成本又稱為擇一成本、替代性成本。本題中小張瀆本科而未掙得的16萬元屬于機會成本。
19.【答案】C!皻庹,理之依也”與“理生萬物”
解析:A項不能體現(xiàn)。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屬于客觀唯心主義觀點,物是觀念的集合,屬于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兩者同屬于唯心主義觀點。B項也不能體現(xiàn),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屬于唯物主義發(fā)展的觀點,天不變,道亦不變,屬于形而上學靜止的觀點,兩者說的是辯證法。C項可以體現(xiàn),氣者,理之依也,屬于古代樸景唯物主義觀點,理生萬物,屬于客觀唯心主義的觀點。D項不能體現(xiàn),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體現(xiàn)了實踐是認識的來源,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體現(xiàn)了認識來源于實踐,兩者同屬于唯物主義觀點,故本題答案選C。
20.【答案】信仰得救
解析:加爾文是瑞士宗教改革的領袖,和馬丁路德一樣主張信仰得救;每個基督徒都有直接閱讀和解釋《圣經》的權利,而不是盲目聽從教皇和教會的說教;簡化宗教儀式,否定羅馬教廷的權威,堅持國家權力高于教會等,反映了信仰得救的主張,本題答案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