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言語理解 |
第 9 頁:數量關系 |
第 11 頁:判斷推理 |
第 18 頁:資料分析 |
第 23 頁:常識判斷 |
注 意 事 項
1. 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共有五個部分,140道題,總時限為120分鐘。各部分不分別計時,但都給出了參考時限,供答題時參考。
2. 將姓名與準考證號在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跡的鋼筆、簽字筆或圓珠筆填寫,并用2B鉛筆在準考證號對應的數字上填涂。
3. 請將題本上的條形碼揭下,貼在答題卡指定位置。
沒有貼條形碼的答題卡將按作廢處理,成績計為零分。
4. 題目應在答題卡上作答,在題本上作答一律無效。
5. 待監(jiān)考老師宣布考試開始后,你才可以開始答題。
6. 監(jiān)考老師宣布考試結束時,你應立即停止作答,將題本、答題卡和草稿紙都翻過來放在桌上,待監(jiān)考老師確認數量無誤、發(fā)出離開指令后,方可離開考場。
7. 試題答錯不倒扣分。
8. 嚴禁折疊答題卡!
第一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
(共40題,參考時限35分鐘)
本部分包括表達與理解兩方面的內容。請根據題目要求,在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最恰當的答案。
請開始答題:
1.作為風景畫家的他在作品里加進了人的最本質的東西,那就是( )在每個人心底的( )的詩意。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潛藏 溫柔 B.埋藏 獨特
C.積壓 朦朧 D.沉睡 洶涌
2.有研究表明,生物大滅絕在歷史上發(fā)生過二十幾次,大約每2600萬年發(fā)生一次,似乎具有( )。對于物種大滅絕的發(fā)生是否真的如此頻繁和有規(guī)律,還有爭議。但即便是最( )的估計,也認為至少有5次物種大滅絕是非常明顯的。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必然性 樂觀 B.規(guī)律性 簡單
C.突發(fā)性 粗略 D.周期性 保守
3.由于當時社會的混亂和經濟的不景氣,住在潯陽柴桑的陶淵明,和一般衰亂時代的鄉(xiāng)下讀書人一樣,生活得非常( )。從陶淵明棄官到他逝世,都在鄉(xiāng)下種田,雖然偶得朋友的( ),也有挨餓乞食的時候。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貧弱 贊助 B.勞苦 援助
C.痛苦 援助 D.清苦 資助
4.回憶暴力發(fā)生時的場景,兒科的醫(yī)護人員們都還( ),面對記者時,幾名年輕的護士掩面而泣。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談虎色變 B.戰(zhàn)戰(zhàn)兢兢 C.心有余悸 D.提心吊膽
5.網絡時代個人言論自由的( )到底在哪里?網絡傳播拓寬了個人的表達空間,被
( )了草根時代自由表達的期望,但如果沒有制度和法律的強有力保護,那么,真正受傷害的就不僅是作為傳播者個體的言論權利,更是對人類社會文明的破壞。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界限 傾注 B.限制 浸潤
C.權利 賦予 D.邊界 寄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