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第三部分 判斷推理
一、圖形推理
56.C 解析:本題考查圖形的去同存異。第一組圖中前兩個圖去同存異得后一個圖。以此類推,可知C選項正確。
57.B 解析:考查筆畫數(shù)量變化規(guī)律。前四個漢字筆畫數(shù)依次為8、9、10、11,可知下一個漢字應為12畫,選B。
58.C 解析:左邊4個圖形的規(guī)律是:最短的指針依次順時針旋轉(zhuǎn)30°,稍長一點的指針每次順時針轉(zhuǎn)動60°,最長的指針依次順時針轉(zhuǎn)動30°,60°,90°。因此下一個圖形是在第4個圖形的基礎上,短指針轉(zhuǎn)動30°,稍長的指針轉(zhuǎn)動60°,最長的指針轉(zhuǎn)動120°,只有C項符合條件。
59.B 解析:最外圍的框順時針旋轉(zhuǎn)90。得到下一個圖形,中間的框上下翻轉(zhuǎn),最里面的框逆時針旋轉(zhuǎn)90。得到下一個圖形。依此規(guī)律,正確答案為B。
60.C 華圖解析:本題考查圖形的旋轉(zhuǎn)。圖形中黑色的小三角形逆時針旋轉(zhuǎn)45。即得到下一個圖。
61.D 解析:本題考查元素的移動。三角形依次逆時針移動一個方格;正方形依次逆時針移動三個方格;小圓依次逆時針移動兩個方格。本題正確答案為D。
62.C 解析:本題考查圖形間相交的個數(shù)。左邊三個圖形依次為2,3,4個圓相交,因此,問號處應為5個圓相交,故選C。
63.D 解析:本題考查立體圖形的元素輪換變化。頂面:線段依次橫豎輪換;側(cè)面:前一個圖的正面元素為下一個圖的右面元素;且每個元素共出現(xiàn)兩次。
64.B 解析:本題考查圖形的折疊。選項中的虛線表示看不見的部分,右邊的圖形折疊后為B項所在的圖形。
65.B 解析:注意各個面不同圖案的對應關系。
二、定義判斷
66.D 解析:本題前三項都為實物性質(zhì)的證據(jù),本身單獨并不能直接證明案件的主要事實,不屬于直接證據(jù),而應為間接證據(jù)。
67.A 解析:A項不是“為了共同安全,有意地、合理地采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犧牲”。故選A。
68.A 華圖解析:A項中的小球不符合定義中的懸浮微粒,故不屬于布朗運動。
69.D 解析:退化作用發(fā)生在“個體遇到焦慮、威脅或挫折時”。A項小孩成為狼孩是狼群帶大的原因;B、C兩項都是自然形成的。故選D。
70.C 解析:注意關鍵詞“更多額外的權力”而非“更多額外的權利”。故選C。
71.B 解析:注意關鍵詞“如同自己來判斷”。通俗地說就是自己是什么樣,就認為別人跟自己一樣。故B正確。
72.A 解析:A項中阿基米德之所以能夠發(fā)現(xiàn)“浮力定律”,原因就在于他從自己的洗澡中發(fā)現(xiàn)了類似的具體情景,從而推論出相似的結(jié)論;B項稱之為“約翰遜效應”,指如果缺乏應有的心理素質(zhì),即使平時表現(xiàn)再良好,在競技場上也會失敗;C項是過度學習的效應,指再難的事,只要我們反復地不間斷地練習、實踐,日久天長,必定會熟能生巧;D項是目標顫抖,指當你特別想得到某種東西,或者特別想做好某件事時,往往會因為太專注于目標,反而得不到、做不好。
73.D 解析:A、C項是不確定的利益;B項投保人對保險標的不具有利害關系。故選D。
74.C 解析:返祖現(xiàn)象是先天性的,而C項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是后天形成的。
75.B 解析:A、D項是通感,C項是夸張。B項中的第二個“國”是轉(zhuǎn)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