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
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是為了鞏固周王朝的統(tǒng)治,分封的對象和做法是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貴族(異姓功臣貴族、同姓王室貴族、先代帝王后代和遠氏族部落首領)分封到各地去做諸侯,建立諸侯國;被封諸侯的義務是:要服從國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貢獻財物,要派兵隨從周王作戰(zhàn);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諸侯國有:魯、齊、燕、衛(wèi)、宋、晉等;分封的作用是:鞏固了西周的統(tǒng)治,拓展了疆域。
郡縣制
秦始皇采納李斯的建議,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郡縣制?,是中央政府轄下的地方行政單位,其組織機構與中央政府略同,設郡守、郡尉、郡監(jiān)(監(jiān)御史)。郡守,為一郡最高行政長官,掌全郡政務,直接受中央政府節(jié)制;郡尉,輔佐郡守,掌管全郡軍事;郡監(jiān),掌監(jiān)察工作?ひ韵略O縣或道。縣是秦朝統(tǒng)治機構中關鍵的一級組織,是從中央到地方政府機構中具有相對獨立性的一個單位。內地設縣,邊地少數民族地區(qū)設道。滿萬戶以上的縣設縣令,不滿萬戶的設縣長。令、長為一縣之首,掌全縣政務,受郡守節(jié)制?h以下設鄉(xiāng)、里和亭。鄉(xiāng)和里是行政機構,亭為治安組織。
三公九卿制
秦朝在中央設置三公九卿制,協(xié)助皇帝處理全國政務。
三公:在中央設三個最高官職。丞相(百官之長,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太尉(主觀軍事)、御史大夫(執(zhí)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召令,兼理國家監(jiān)察事物)。九卿:在丞相之下設置諸卿,分別掌管著國家各項具體事務,是中央政府的職能部門。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確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三省分工明確,中書省負責草擬和頒布皇帝詔令;門下省掌審議,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負責執(zhí)行國家政令。
行省制
我國省級行政區(qū)的設立始于元朝。忽必烈建元朝后,正式在朝廷設置中書省總領全國政務,時稱“都省”。元朝在全國共設10個行省,即嶺北、遼陽、河南江北、陜西、四川、甘肅、云南、江浙省、江西、湖廣。而山東、山西、河北和內蒙古等地則稱為“腹里”,由中書省直轄。
習題:
1.下列制度與朝代搭配正確的是( )。
A.秦朝——分封制
B.西周——三公九卿制
C.隋朝——三省六部制
D.宋朝——行省制
2. 三省六部制確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下列選項中三省六部的職能搭配正確的是( )。
A.中書省——執(zhí)行國家政令
B.尚書省——草擬和頒布皇帝詔令
C.門下省——審核政令
D.戶部——官員任免、考核
【答案】1.C。2.C。
相關推薦:
2021年公務員成績查詢時間 | 分數線 | 公務員面試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