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系列評論
青海新聞網(wǎng)訊 8月7日,省委書記駱惠寧在我省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單位“一把手”會議上作了重要講話。同日,在《人民日報》發(fā)表了題為《堅持從嚴要求 確保取得實效》的署名文章。講話和文章著重強調(diào),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guān)于“教育實踐活動自始至終要有嚴的標準、嚴的措施、嚴的紀律”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嚴”字當頭,確;顒硬惶、不空、不偏,取得實效。
駱惠寧書記的重要講話和署名文章,高屋建瓴、主題鮮明,既有理論高度,又有理解深度,切中了要害、抓住了關(guān)鍵,為全省進一步深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指明了方向,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各地各單位要深刻領(lǐng)會、認真貫徹講話和文章精神,以整風的精神嚴肅認真對待教育實踐活動,確!暗谝画h(huán)節(jié)”工作不走過場,并為“第二環(huán)節(jié)”打下堅實基礎。
我省教育實踐活動啟動以來,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我們也要看到活動中還存在思想認識不夠深刻、學習教育不夠深入、聚焦“四風”不夠準確、邊查邊改不夠到位等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因此,我們必須把從嚴要求貫穿活動始終,高標準、高質(zhì)量,扎實開展教育實踐活動。
把從嚴要求貫穿活動始終,首先要做到態(tài)度嚴肅。每一位黨員干部必須深刻認識此次活動的重大意義,以極其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活動,讓活動入腦以觸動思想、入心以激發(fā)情感。事實上,要求態(tài)度嚴肅,就是要求教育實踐活動必須觸及靈魂,解決黨員干部思想深處的問題!八娘L”問題的存在,根子是思想上放松了要求。所以,嚴肅態(tài)度,是要讓每一位黨員干部自覺在靈魂深處樹立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意識,在教育實踐活動中進行一次心靈洗禮。只有做到了態(tài)度嚴肅,才能真正實現(xiàn)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把從嚴要求貫穿活動始終,還必須做到要求嚴格。要求之嚴,體現(xiàn)為標準之高。標準決定質(zhì)量,有什么樣的標準就有什么樣的質(zhì)量,高標準才有高質(zhì)量。如果黨員干部在這次教育實踐活動中標準不夠高,要求不夠嚴,有一種只求過得去的思想,那么活動的最終目標就難以真正實現(xiàn)。因此,要切實把握住中央提出的在“三個環(huán)節(jié)”上不走過場的“十條標志”,要切實堅持中央提出的思想認識上不去的不放過、查擺問題不聚焦的不放過、自我剖析不深刻的不放過、整改措施不到位的不放過、群眾不滿意的不放過的“五個不放過”的紀律要求,嚴明紀律,嚴肅對待,對于那些達不到要求的,該“補課”的就要“補課”,該“回爐”的必須“回爐”。通過高質(zhì)量、高標準的“嚴”,堅持做到不走樣、不變通。
從嚴要求是教育實踐活動的顯著特征,中央有很高的要求,群眾有很高的期待。要把這次活動開展好,就一定要堅持“嚴”字當頭,一嚴到底,把從嚴要求體現(xiàn)在標準上、體現(xiàn)在過程上、體現(xiàn)在領(lǐng)導上、落實到效果上,使每個黨員干部都處在組織中、管理中、紀律中,做到時時嚴、處處嚴、人人嚴,動真碰硬,不留情面,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健康深入開展。 (作者:青海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