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政治:蛇年將近,干部改進作風有沒有實效,能否贏得百姓信任,春節(jié)是個重要觀察窗口
“浪費之風務必狠剎!”“堅決杜絕公款浪費現象”、“堅決反對講排場比闊氣,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近期習近平同志一系列改進作風的要求,措詞嚴厲,指向鮮明。蛇年將近,干部改進作風有沒有實效,能否贏得百姓信任,春節(jié)是個重要觀察窗口。
“把今年春節(jié)過成一個干干凈凈的春節(jié)、一個風清氣正的春節(jié)、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jié)”,劉云山同志給各級干部指出了一條具體路徑。面對容易變成公款鋪張浪費、吃喝玩樂、請客送禮“重災區(qū)”的春節(jié),各級干部能不能掃去這些“烏煙瘴氣”,彰顯正氣新風?
“慘重代價”才能剎住公款消費歪風
酒店預定銳減,名酒銷量銳降,一些單位門口扎堆的節(jié)日送禮車少了。一位機關干部對記者說:“這么多年來,今年春節(jié)前是最清靜的。以前回家吃飯要打招呼,現在基本天天在家吃飯,輕松!”
風氣的此長彼消,往往源于一種價值引領漸漸形成的“勢”,F在,改進作風、剎公款消費歪風即是這種勢。順勢而趨,則“勢能”越積聚,又越能吸引趨附。逆勢而動,則“勢能”漸散,歪風反彈。春節(jié)期間,正是順勢與逆勢較量的關鍵時段,各級干部能不能成為清風正氣的順勢者、示范者和引領者?
面對嚴重的浪費現象,北京一家民間公益組織發(fā)起“從我做起,今天不剩飯”的“光盤行動”,應者甚眾。如果花公家的錢慷自己的慨,為著面子、排場、闊氣,吃一半剩一半,浪費起來在所不惜。那么,以“走在前列”期許的干部,引領良好社會風氣的能力又在哪里?
也必須看到,有些逆勢的力量不愿退出舞臺,在春節(jié)期間用公款高消費以達成個人目的的人不會主動放棄,甚至會裹挾一些隨波逐流之輩繼續(xù)享受著公款消費的盛宴。
去年底,吉林省委書記王儒林就告誡當地各級黨政官員:“兩節(jié)”臨近,嚴禁用公款吃喝玩樂、請客送禮,“誰在這方面出問題,誰就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嚴厲警告會讓一些人“避風頭”,但如果不跟他“發(fā)威”,只有嚴厲宣示,沒有實質性動作,他就以為是“病貓”。只有讓一些人真的付出“慘重代價”,才會抑制負能量,積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