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論的作答要求中,并無具體與閱讀理解相關的試題,但是申論給定材料的特殊性,要求應試者必須提高閱讀理解能力,而且閱讀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作答成績的優(yōu)劣,所以掌握閱讀方法和技巧是做好其他的基礎。
根據(jù)材料內容的多少和應試者專業(yè)知識水平的高低,完全規(guī)定閱讀多少遍是很難的,但是,為了材料理解的全面性、深刻性,至少應在兩遍以上。
一、通讀,“點”“點”相聯(lián)
通讀就是第一次接觸材料,要求應試者逐字閱讀整個材料,每閱讀一個自然段,都會在應試者頭腦中形成一個小“點”,這個“點”就是文字的表面涵義,隨著閱讀的段落越來越多,印在頭腦當中的“點”也會越來越多,當閱讀完整個材料時,頭腦中的“點”就會自動的串連,形成一個大致的輪廓:這些材料中包含有那些印象深刻的事件,這些材料之間大概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在整體上得出一個是有關哪方面問題的材料。這是第一次通讀的方法。
通讀的技巧:第一,閱讀速度要適當快。申論閱讀材料的速度一般應高于正常的說話速度,否則,連接性不強,影響后面的程序;第二,要邊閱讀邊尋找“閃光點”,就是每一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應該是材料中關鍵的詞或句子。第三,眼、腦、手并用。在閱讀過程中,首先是眼的視覺反映,然后投射到大腦中,形成一個印記,在完成這個過程中,還應該學會利用手中的筆,不停的進行圈點,就是把留在大腦中印象較深的詞語或句子用筆勾畫出來,這個過程是一個相當短暫的過程。
通讀的過程是一個感性和理性交替的過程。首先是感性過程,這是由于申論給出的文字材料一般采用了描述式的語言,或者是敘述性的表達,這種語言形式會給應試者留下直接感性的印象。但同時又是一個理性的過程,就是在閱讀完感性材料的之后,留在頭腦中,往往只是一個概念,一個事件的名稱,一個關鍵的詞語或句子,這是因為大腦具有極大的過濾作用,它往往能把那些生動的故事或事件凝聚成一個高度集中的詞語形式,這與人們認識實踐的過程是一致的。
二、復讀,由“點”到“面”
第一遍閱讀,很難完全弄清楚材料的性質,尤其是整個材料的脈絡關系還不可能清晰,這就需要再次閱讀,即復讀。復讀的過程就是趁著剛才閱讀形成的對整個材料的大致輪廓,再閱讀一遍,印證與自己第一次形成的印象和反映的內容是否一致,是否隱含著第一遍沒有明白的含義。第二次的閱讀非常重要,應試者應該通過第二遍的閱讀形成一個相對明確的主題。復讀就要正確把握每個段落的主要關鍵信息,哪些段落之間存在著關聯(lián),這種關聯(lián)之間是一種什么關系,從而最終得出給出的材料是針對社會上哪種現(xiàn)象或問題的敘述。
復讀的方法:
第一畫圈標注法。就是把每個自然段的關鍵句或關鍵詞在復讀中用筆給予畫出,以過濾掉與關鍵信息無關的內容,進一步縮小材料的范圍。給出的每段材料,許多都有主旨句或關鍵詞,是對整個段落內容的概括。
第二總結歸納法。針對沒有可以直接圈注的主旨句或關鍵詞,需要應試者在復讀過程中進行總結和歸納,與第一種方法相比,總結歸納有一定的難度,近兩年的考試試卷,一些應試者由于缺乏總結和概括,導致在答題中漏掉了不應該漏掉的內容,影響了成績。
復讀的技巧:
第一,注重材料前面的引言或概說。有的申論材料在正式內容出現(xiàn)之前,總有一些簡要的說明或引言,以說明該材料出現(xiàn)的背景或性質,這些內容應試者必須高度重視。如2006年的申論材料,雖然很多、很雜,但是,部長訪談之前主持人的引言已經(jīng)透露出了該訪談的性質和內容范圍,有助于把握該材料的主題思想。
第二,把握整個材料的內涵。復讀是在第一次通讀的基礎上進行的,復讀結束后,必須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印象,即該材料是針對社會哪一個熱點問題給出的,材料中對此是怎樣說明的,哪些介紹的詳細,哪些介紹的簡單,圍繞這個問題是從哪幾個方面談的,各自之間的觀點是什么關系,這些都應該在復讀中完成。
把握材料的主題,還要注意表層和本質的關系,有的材料在第一遍閱讀過程中只能理解它的表層涵義,而更深的本質關系需要復讀過程中才能了解。
第三,學會把段落歸類。就是在理解整體涵義的基礎上,在復讀的過程中能把屬于整體的各個部分進行分類,即發(fā)現(xiàn)材料之間的關系。材料之間的關系主要有兩種:
橫向關系 橫向關系就是材料之間是并列存在的,但是為了一個共同的主題。
縱向關系 縱向關系就是材料之間大致呈現(xiàn)一種先后關系,或者因果關系。
三、跳讀、精讀,完善細節(jié)
人們常說,細節(jié)決定命運,在閱讀過程中,如果復讀還不能弄清材料的本質涵義,那么,就有必要再讀或者精讀一遍,稱為跳讀、精讀,就是把你認為相關的材料相聯(lián)起來閱讀,再相聯(lián)的閱讀過程中找出哪一個是主要的,哪一個是次要的,不同材料之間的根本區(qū)別是什么,在復讀過程中形成的歸類和總結部分各有什么特點,圍繞作答要求進行細致的閱讀,跳讀或精讀相對與前兩次應該是高效而快捷的,通過跳讀或精讀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利用自己語言和思維能夠表達清晰的概述,至此才算完成了閱讀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