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感恩十年優(yōu)惠活動 火熱報名中 報華 圖公務員課程免費獲贈精編圖書
應對申論考試,猶如同高手過招,必須擅長“見招拆招”,以不變應萬變。仔細研究,我們會發(fā)現申論考試的命題也是有招式可循的,掌握了這些招式,就定能克敵制勝。歸納十年申論真題,命題招式主要有六招:
命題招式一 高度概括材料主旨命題模式
概括主旨題目主要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這是從事公務員職業(yè)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因此,每年的申論題目中都會出一到兩道概括主旨的題目;蚴歉爬ㄩ喿x材料中的一個特定資料所反映的問題,或者是把一些看似毫不相關的資料羅列在一起,組成一個大材料,讓考生對其內在的邏輯關系進行分析和揣摩,高度概括出其所反映的問題。題目或難或易,下面是歷年試題例:
2000年申論第一題:請用不超過150宇的篇幅,概括出給定資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 說明:報考中央、國家機關(含海關總署機關、國家行政學院,公安、安全、海關直屬院校、中辦電子科技學院)的此題20分;報考海關、公安邊檢系統(tǒng)的此題40分。
2001年申論第一題:有條理地概括這些材料的主要內容,字數不超過200字。(20分)
2002年申論第一題:給定資料反映了網絡給社會生活帶來的種種影響,用不超過200字對這些影響進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條理,有層次。(20分)
2004年申論第一題:認真閱讀給定資料,概述“我國汽車工業(yè)的現狀和發(fā)展趨勢”(滿分50分)。要求:1)分析恰當,條理清楚,語言通暢。 2)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上的一律無效),3)字數不多于1000字。
2005年申論第二題:根據給定資料,概述我國近來農村扶貧開發(fā)工作的基本方針政策。概述文字要簡明扼要,不超過200字。(25分)。1、給定資料羅列了解決我國農村農民問題的多種意見。其中反映了兩種不同思路,請對這兩種思路分別加以簡述。簡述文字要簡明扼要,不超過150字。(20分)。2、請以“評解決我國農村農民問題的兩種思路”為題,寫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要求觀點明確,分析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35分)
2006年申論第一題:假設你是一位新錄用的公務員,請用不超過500字的篇幅,概述D部長談話的主要內容,以供領導審批。要求:概括全面、觀點明確、條理清晰、語言流暢。(30分)
2007年申論第一題:根據“給定材料1、2”的內容,整理一份供有關負責同志參閱的材料。(30分)要求:概述全面,觀點鮮明,條理清楚,語言流暢,不超過500字。
2008年申論第一題:在怒江開發(fā)水電資源問題上有重大爭議。請根據給定資料1——8,指出爭議的焦點是什么,并對主張怒江水電開發(fā)和反對怒江水電開發(fā)的理由分別加以概述(20分)要求:指明"焦點",概述全面,條理清楚,語言流暢,不超過500字。
2009年申論第一題: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取得巨大的成績,也面臨許多的問題,請概述“給定資料”反映的當前我國經濟需要解決的問題。要求:全面緊扣資料,全面、有條理,不必寫成文章,不超過300字。
從上述試題,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命題招式又主要有五種類型:(1)概括主要問題。2000年試題屬于此種類型,題目要求應試者概括出所給資料反映的關于污染帶來的主要問題。(2)概括主要內容。2001年試題屬于此種類型,題目要求應試者概括出所給資料關于PPA風波的主要內容。(3)概括主要后果。2002年試題屬于這種類型,題目要求應試者概括出所給資料反映的網絡發(fā)展對日常生活的影響——也就是后果,包括正反兩方面的后果。(4)綜合性概括。2003年、2004年試題均是兩道題,沒有專門的概括題,概括的內容可在其他文體中體現。其內涵包括了對主要內容、主要問題、主要后果的綜合性概括。 (5)概括簡述。2005年申論考試出現的新題型,要求考生從羅列的意見中概括兩種不同思路并簡述。此題實際上是概括與論述題型的結合,考查考生的綜合能力。
上述五種情況是有區(qū)別的:“概括內容”相對而言較為簡單,相當于寫論文時的小結或內容提要,較為中性;“概括問題”是在歸納基本內容的基礎上,提煉出資料反映的主要問題,它涵蓋的可以是問題的局部的而不是全部的內容,因此,概括的問題是有傾向性的,而且大多是負面性問題;“概括后果”一般是指對資料反映的情況給社會生活帶來的種種影響,或對資料所反映的事實中存在矛盾的正反兩方面的歸納;“綜合性概括”,是綜合了上述三個方面,既概括內容和問題,也概括后果;“概括簡述”則不僅是概括而且還要加以簡述,將概括內容和進行論證兩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了結合。
上述五種情況對應試者的要求不同:概括內容,要求的是全面、客觀;概括問題,要求的是準確、突出;概括后果,要求的是辯證、一分為二;綜合概括,則要根據所概括文體和文章內容的要求而定,一般情況應包含上述各方面;概括簡述,要求能從繁多的材料中歸納出主要思路并簡述,考查應試者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從十年真題可以看出,概括(述)給定材料的主旨或所反映的問題的題目幾乎是每年必考的,而且基本上是申論的第一題。因此,考生在平時的備考過程中,要格外重視自己的歸納能力的提高。
更多信息請訪問考試吧公務員考試論壇 考試吧公務員考試網 考試吧公務員考友群
相關推薦: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類比推理題指導之六字技巧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