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網校 - 萬題庫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導航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考試吧 > 公務員考試 > 申論 > 申論熱點 > 政法干警 > 河北 > 正文

2014政法干警申論熱點解讀:讓生活節(jié)奏"慢"一點

來源:中公教育 2014-05-16 16:32:39 要考試,上考試吧! 公務員萬題庫
考試吧整理“2014政法干警申論熱點解讀:讓生活節(jié)奏"慢"一點”供考生參考學習,備考2014政法干警考試。

  今天,從容作為一種悠然、寬緩的生活態(tài)度,已然成為一種稀缺的東西且離我們的生活漸行漸遠。究其原因,與我們快速發(fā)展的生活節(jié)奏不無關系。中國速度催生了我們生活的快節(jié)奏,我們在有意無意間做著壓縮時間的工作:“快”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不變的節(jié)奏——飲食“快餐化”了,娛樂“快餐化”了,閱讀“快餐化”了……“快”似乎成了一種躲避不開的生活潮流,“快”也許是每個中國人對自己生活的最真切感受。

  毫無疑問,當今國人的生活節(jié)奏毫無疑問是世界最快之一了。但是“快”卻趕走了“從容”,因為從容心態(tài)恰恰需要在時間中涵養(yǎng)和延展。據《視覺 (Lens)》雜志2013年第9期刊載,當代英國著名攝影家馬丁·帕爾講他在近30年曾多次來中國拍攝,但是所“拍到的大多數照片都不怎么好”,他說, “在中國,大多數人都不自然”。讀此消息也許需要我們深思——是什么奪走了我們“自然的臉龐”?生活本來應該是什么樣子?何時我們能找回安之若素的神情? 在急功近利的氛圍中,人們臉上寫滿了浮躁、焦慮與欲望,唯獨缺少的是從容。

  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從容”是人的主體意識、意志品質與人生境界的綜合表征:作為一種清醒的主體自我意識,從容是一種豁達、進取、自由的心態(tài),做到為人處世不急不躁、張弛有度,堅持不懈;作為一種意志品質與人生操守,從容意味著不被形形色色的“欲望”和“身外之物”所束縛,保持自我的人格獨立,葆有一顆平常心;而從容作為一種人生境界,體現(xiàn)了人的氣定神閑的自守、達觀與超然。正所謂“蘭秀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立德,不為窘困而改節(jié)”。

  文化的成長與積淀需要從容。按文化哲學家卡西爾的理解,人是文化的存在,正是文化劃定了人性的圓周。文化當然也是人類進步的華彩樂章。然而回視人類文明歷程我們發(fā)現(xiàn),真正的文化都是人在從容自信的心態(tài)下創(chuàng)造出來的。孟子的“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諸葛亮的“躬耕南陽,不求聞達”,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林則徐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等都不失為“從容”的華章,它們既成就了仁人志士們的文化品格,也為中華文化添加了濃墨重彩。

  首先,一個人修養(yǎng)身心,需要涵養(yǎng)自己的從容心態(tài)。從容是一種對“度”的把握,是人性收斂與張揚的合理平衡。從容心態(tài)要求人們要達到內心鎮(zhèn)靜而沉著地面對人生,不畏浮云遮望眼,守住自我,回到你自己,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之根。只有守住自我,才能夠做到寵辱不驚,才能夠過濾出生活的品質,活出生命的質量,做到“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云卷云舒”。當然,從容心態(tài)的養(yǎng)成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沉下心來,接納文化的滋養(yǎng)以及社會生活的歷練,感受大自然從容不迫的節(jié)奏,真正做到以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世界。

  其次,一個健康的社會,也需要以從容的心態(tài)來面對“他者”文化。建設文化強國,前提是文化的自信與從容。尤其是在全球化時代,各民族文化間的交流與融合日益頻繁,文化的價值沖突也在所難免,這就需要我們克服文化浮躁,以從容的心態(tài)借鑒和觀照“他者”文化,真正塑造出具有全球視野和中國氣派的開放、現(xiàn)代、大氣包容的中國文化形象。正在步入現(xiàn)代化的中國需要從容地面對并融入世界,并在從容的氛圍中提升中國的文化軟實力,創(chuàng)生出富有時代特征的現(xiàn)代文化,展示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

  相關推薦:

  2014政法干警申論熱點:"禁政府辦公用房成地標"

  2014政法干警考試申論熱點:生命的再一次追問

  2014政法干警申論熱點:公務員聘任制激活一池春水

0
收藏該文章
文章搜索
萬題庫小程序
萬題庫小程序
·章節(jié)視頻 ·章節(jié)練習
·免費真題 ·?荚囶}
微信掃碼,立即獲。
掃碼免費使用
版權聲明:如果公務員考試網所轉載內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800@exam8.com,我們將會及時處理。如轉載本公務員考試網內容,請注明出處。
Copyright © 2004- 考試吧公務員考試網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新出發(fā)京批字第直170033號 
京ICP證060677 京ICP備05005269號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權威支持(北京)
在線
咨詢
官方
微信
掃描關注公務員微信
領《大數據寶典》
報名
查分
掃描二維碼
關注公務員報名查分
下載
APP
下載萬題庫
領精選6套卷
萬題庫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