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熱點】
2013年8月,中國移動套餐流量清零被長沙消費者起訴稱為“霸王條款”一事引發(fā)公眾的極大關注。這一舉動得到眾多“草根”階層的呼應和支持,廣大網友痛訴對通信等行業(yè)“霸王條款”的不滿,高呼“求勝訴”。
實際上,近年來,每次曝出的高速公路“超時費”、銀行“小額賬戶管理費”“離柜概不負責,少了不補,多的卻要還”等“霸王條款”都會遭到公眾排山倒海般地反對和批判,但部分壟斷行業(yè)依然我行我素,鮮見改進。
專家認為,無論是手機上網流量清零還是銀行名目繁多的收費,各種“霸王”做法的背后都是相關企業(yè)的壟斷地位所致。
【標準表述】
[綜合分析]
“霸王條款”指一些經營者單方面制訂的逃避法定義務、減免自身責任的不平等的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和店堂公告或者行業(yè)慣例等。它大量存在于消費領域,但是在市場競爭比較充分的領域,由于消費者有充分的選擇空間,“無形之手”會將這些企業(yè)逐出市場。因此,對霸王條款的治理難點主要是享有某些壟斷地位的企業(yè)。
能源、通訊、運輸等基本生活必需產品的提供者多為壟斷企業(yè),在缺乏有效監(jiān)管的情況下,面對有關霸王條款,消費者由于沒有選擇空間,只能接受低質量、高收費的服務。五花八門的霸王條款,嚴重侵害了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干擾與破壞了正常的消費秩序,對國家在消費領域的管理活動造成了極大的阻礙,不時引發(fā)糾紛和沖突,影響到社會和諧。
此外,有些“霸王條款”還披上合法外衣,在行政權力支持下以部門規(guī)定甚至政策的形式體現出來。比如在一些旅游景點,旅游者必須購買所謂的“旅游套票”,而對維護旅游市場秩序負有監(jiān)管責任的地方旅游局對此卻經!耙暥灰姟保@實質上是受到了地方政府保護的“霸王條款”。
霸王條款危害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加大了社會運營成本和群眾負擔,導致群眾對政府不信任。因此,清理霸王條款看似商業(yè)行為,實質上是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無論是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角度,還是從建設以公平原則為基礎的市場經濟體制的角度出發(fā),都必須嚴厲整治霸王條款
[措施]
“霸王條款”暴露出我國壟斷行業(yè)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漠視。要鏟除層出不窮的“霸王”做法,亟待政府部門、消費者以及全社會形成合力。
首先,要從體制上打破壟斷,引入競爭。因為有了充分競爭,消費者就可以對其產品和服務進行自由選擇。在這種情況下誰制定霸王條款,誰就會失去消費者。
其次,要加強立法、執(zhí)法,從源頭鏟除“霸王條款”生存土壤。法律上對壟斷企業(yè)定價行為進行規(guī)制,保障消費者的議價權,尤其是政府職能部門應當切實負起職責,從群眾利益出發(fā),依據法律規(guī)范商家擬定的各種消費條款,對那些經批評教育仍不糾正的商家施以經濟、行政處罰。
再次,消費者自身或是消費者協(xié)會要挺起腰板,敢于對一切“霸王條款”說“不”。尤其是當自己遭遇“霸王條款現象”后,決不能再采取“能忍則忍”的態(tài)度,而應大膽“尋求法律途徑”解決。
最后,企業(yè)行業(yè)也應加強自律。面對當前社會各界對“霸王條款”的窮追猛打,幾乎沒有企業(yè)出來表態(tài)。由此可見,消除“霸王條款”更需要企業(yè)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自覺放棄“霸王條款”既是吸引消費者的源泉,也是企業(yè)做大做強的強大動力。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