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事故和隱患的正確態(tài)度和負責行動,本身就是提升社會安全感的基礎工程
“事故發(fā)生,是因為對存在的隱患治理不徹底、不認真、不堅決”。4日,國家安監(jiān)總局新聞發(fā)言人黃毅針對當前熱點做如此分析。鐵道部部長盛光祖在談到如何吸取 “7·23”事故教訓時,也要求不得隨意壓縮鐵路建設項目工期,并要求全面排查和整治鐵路的安全隱患問題。而與此相呼應的是,在網(wǎng)上,“曬曬我們身邊的公共安全隱患”,正成為近期網(wǎng)民們一個熱議話題。
正如國家安監(jiān)總局3日會議指出,剛剛過去的一個月,是“異常痛心和忙碌的一個月”。面對沉痛教訓,從政府到公眾,紛紛痛定思痛,尋求對策。在焦灼的目光中,“隱患”成為一個焦點。國務院常務會議日前提出的加強安全生產(chǎn)六大措施中,“全面排查和消除安全隱患”排在第一位。
災難是一面鏡子,雖然殘酷,卻能照出真實問題,使一些平時看不到或者被忽視的真相凸顯于眼前,也在人們的心里制造著不安與恐慌。人們從北京、深圳地鐵扶梯突然逆行的事故,看到了電梯質量和維護的隱患;從京珠高速客車大火致41名乘客死亡的慘劇,看到了攜帶易燃物的隱患;從上海特大火災事故,看到了社區(qū)消防存在的隱患;從溫州動車追尾事故,看到了座位沒有安全帶、出事后包廂門打不開、缺少救生錘、信號設備有缺陷等隱患……
不管是事故中自動浮現(xiàn)出來的隱患,還是人們受到事故的警示主動發(fā)現(xiàn)的隱患,既是威脅安全的現(xiàn)實隱患,也是沖擊人們對公共安全信心的心理隱患。比如,地鐵電梯事故發(fā)生后,許多網(wǎng)友紛紛在微博上表示“心有余悸”;鐵路、公路上的故障、事故不斷,影響著人們出行時對交通工具的選擇。
“禍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安全生產(chǎn)領域中有一個著名的“海恩法則”: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事故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如何及時發(fā)現(xiàn)和排除隱患,防患于未然?如何從災難中吸取教訓,繼續(xù)穩(wěn)步前行?
一個重要途徑就是發(fā)動人民力量,借助群眾無所不在的雪亮眼睛,真誠傾聽百姓對公共安全的各種意見,善用社會公眾的智慧和力量化危為安。這不僅因為,公眾作為“體驗者”,曬出來的安全隱患往往目光如炬地指出了真實問題;更是因為,在公眾關注的目光下,隱患的背后凝結著社會關切,影響著安全預期,對事故和隱患的正確態(tài)度和負責行動,本身就是提升社會安全感的基礎工程。
信心是完全可以重拾的。1998年,德國城際高速列車也發(fā)生了死亡101人的慘劇。事故發(fā)生后,德國鐵路公司進行了長達5年的技術調查和法律審判,努力改進技術,嚴格規(guī)范。而今日,高鐵仍然是德國人出行的首選。
因此,事故發(fā)生了,需要對公眾疑慮和關切的每一個安全隱患都作出“真誠負責任”的交代:讓調查處理過程公開透明,使公眾得到真相;對設備問題、管理問題、廠家問題、腐敗問題等一追到底、毫不手軟;查清事故原因,作出經(jīng)得起歷史檢驗的結論,進而采取科學有效的改進措施。唯有這樣,才能真正堵住安全漏洞,增加安全系數(shù),幫助人們找到安全信心的生長基點。
相關推薦: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