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認識建立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重大意義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就學問題。近年來國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免除學雜費,并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寄宿生補助生活費;對普通高等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設立國家助學獎學金,實施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對中等職業(yè)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設立國家助學金等,取得了良好成效。
但是,我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還不夠完善,尤其是對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yè)學校和中等職業(yè)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面偏窄、資助標準偏低的問題比較突出。建立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使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能夠上得起大學、接受職業(yè)教育,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是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zhàn)略,優(yōu)化教育結構,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公正的有效手段;是切實履行公共財政職能,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必然要求。這是繼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之后,促進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事,具有重大意義。
二、建立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主要目標與基本原則
。ㄒ唬┙⒔∪彝ソ洕щy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主要目標是:按照《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有關要求,加大財政投入,落實各項助學政策,擴大受助學生比例,提高資助水平,從制度上基本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就學問題。同時,進一步優(yōu)化教育結構,維護教育公平,促進教育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ǘ┙⒔∪彝ソ洕щy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實行“加大財政投入、經費合理分擔、政策導向明確、多元混合資助、各方責任清晰”的基本原則。
。保哟筘斦度。按照建立公共財政體制的要求,大幅度增加財政投入,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
。玻涃M合理分擔。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國家助學金由中央與地方按比例分擔。中央對中西部地區(qū)給予傾斜。
。常邔蛎鞔_。在努力使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公平享有受教育機會的同時,鼓勵學生刻苦學習,接受職業(yè)教育,學習國家最需要的專業(yè),到艱苦地區(qū)基層單位就業(yè);鼓勵學校面向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擴大招生規(guī)模。
。矗嘣旌腺Y助。統(tǒng)籌政府、社會等不同資助渠道,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采取獎、貸、助、補、減等多種方式進行資助。
。担鞣截熑吻逦。中央與地方、各相關部門及學校明確分工、各司其職、落實責任、完善制度,操作辦法簡便易行,并接受社會各界群眾監(jiān)督,確保各項政策措施順利實施。
三、建立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主要內容
。ㄒ唬┩晟茋要剬W金制度。中央繼續(xù)設立國家獎學金,用于獎勵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職業(yè)學校全日制本專科在校生中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每年獎勵5萬名,獎勵標準為每生每年8000元,所需資金由中央負擔。
中央與地方共同設立國家勵志獎學金,用于獎勵資助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職業(yè)學校全日制本?圃谛I衅穼W兼優(yōu)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面平均約占全國高校在校生的3%,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5000元。國家勵志獎學金適當向國家最需要的農林水地礦油核等專業(yè)的學生傾斜。
中央部門所屬高校國家勵志獎學金所需資金由中央負擔。地方所屬高校國家勵志獎學金所需資金根據各地財力及生源狀況由中央與地方按比例分擔。其中,西部地區(qū),不分生源,中央與地方分擔比例為8∶2;中部地區(qū),生源為西部地區(qū)的,中央與地方分擔比例為8∶2,生源為其他地區(qū)的,中央與地方分擔比例為6∶4;東部地區(qū),生源為西部地區(qū)和中部地區(qū)的,中央與地方分擔比例分別為8∶2和6∶4,生源為東部地區(qū)的,中央與地方分擔比例根據財力及生源狀況等因素分省確定。人口較少民族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資金全部由中央負擔。鼓勵各地加大資助力度,超出中央核定總額部分的國家勵志獎學金所需資金由中央給予適當補助。。▍^(qū)、市)以下分擔比例由各地根據中央確定的原則自行確定。
更多信息請訪問:考試吧公務員欄目
希望與其他公務員考生進行交流?點擊進入公務員論壇>>>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