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頁:參考答案 |
8.居民用水價格的制定和調整,壟斷的供水企業(yè)必須提供真實可信的成本信息,再通過聽證會的辯論,才能調價�?汕∏」┧髽I(yè)從來沒有詳細披露過成本信息,讓人疑慮是一本糊涂賬。核心的問題是,現(xiàn)在的水價,都包括哪些成本,這些成本是不是企業(yè)的實際支出。比如,如果把城市管網(wǎng)的成本納入水價,籠統(tǒng)的概念,究竟應該如何準確定義?明乎此,必然涉及稅務、統(tǒng)計、民政等諸多部門,而其本身也無疑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原本水務部門就可以獨自搞定的事,何至于如此興師動眾?由此而產生的巨額成本,又該由誰來消化吸收?
顯然,讓占極小部分的富人為利用社會資源多付出些,這聽上去很美,在理論上似乎也說得通,然而,即使是那些所謂的專家恐怕都不會否認,在現(xiàn)有社會保障機制下,根本沒有可操作性。
事實上,既要高收入者為高消耗水付出高代價,又要保障低收入者喝得起水,并非沒有兩全其美的中間路線可走:即推行階梯水價,就是政府在合理核定居民用水及各類企業(yè)營業(yè)用水基本用量的基礎上,采取不同的計價標準,標準內水量實行低價,超過標準的水量加倍收費,這樣既能在保汪低收入家庭用得起水的同時,還能通過高價水制約高收入者浪費水的現(xiàn)象,從而達到整體水價不降低又節(jié)約水資源的目的。
如果階梯水價真的能夠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高收入者必然要為他們的浪費付出代價,這本身就是對低收入者的一種資助,又何必多此一舉地一邊漲價一邊發(fā)放補貼呢?
10.有業(yè)內專家透露,各城市要求提高水價的原因是很復雜的,并不是出于成本上升和水資源節(jié)約這么簡單。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中國不少城市的水務領域專業(yè)經(jīng)營由于有外資的參與,因此自來水價格的調控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完全掌握在政府的手里。
據(jù)了解,外資參與中國水務領域經(jīng)營的越來越多,比如,法國蘇伊士集團北從昌圖、南到三亞、東起上海、西達重慶,在全國范圍內擁有22家合資企業(yè)。而具有153年水務領域專業(yè)經(jīng)營歷史的法國威立雅公司也在中國掀起了收購狂潮,迄今為止拿下了天津、上海、北京、成都、昆明、蘭州等近19個城市的21個合資項目。
地方政府往往是根據(jù)合同價從外資手里買水,比如一噸水的成本是1.5元,政府的收購價格可能在1.8元到2元之間,然后政府再以低于收購的價格賣給城市居民。虧損時間長了,政府無法承擔,水價上漲就可能是唯一的選擇。
11.中國水務市場中悄悄刮起了一股外資風潮。以往,連年虧損、需要政府不斷補貼才能為繼的地方水廠卻成了外資角逐的“香餑餑”。在各地水廠招標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幕是,幾大外資巨頭同臺競標,不惜一擲千金、溢價幾倍甚至十幾倍搶奪原本虧損的水務項目。經(jīng)過幾年瘋狂的擴張,外資占據(jù)了國內一線城市1/3以上的市場份額。外資巨頭們在進入中國15年后,已經(jīng)以一個龐大的中國水務版圖進入了公眾的視線。
占據(jù)多個城市水務市場后,外資會否通過不斷上調水價讓消費者為過高的競拍價買單?事實上,從2008~2009年各地涌現(xiàn)出的上調水價熱潮很大程度上含有外資的利益訴求。據(jù)了解,2002年以來,尤其是2007年間,外資水務巨頭在中國掀起了并購狂潮,尤以具有153年水務領域專業(yè)經(jīng)營歷史的法國威立雅公司為甚。有媒體仔細對比后發(fā)現(xiàn),此前外資水務巨頭“豪賭”下注的城市幾乎均在本輪漲價潮之列。
12.有觀點認為,外資水務企業(yè)是漲價的操縱者。這就是所謂的“外資威脅論”。對一些區(qū)域而言,如果“洋水務”壟斷了自來水市場,就意味著供水話語權掌握在外資手里。
2009年8月23日《經(jīng)濟觀察報》報道,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官員及有關專家正就水價在部分城市調研。消息人士稱,此次調研的重點之一,是外資在中國水務市場的影響,以及外資與這一輪水價上漲的關系等。這被外界視為官方對最近民間關于水價論戰(zhàn)的一種回應。
外資參與對中國水價的影響近來有兩種論調,一種觀點認為把外資妖魔化了,在華主要外資企業(yè)目前所有簽約項目的供水能力,不到全國供水總能力的10%,排名第一的法國威立雅公司實際市場占有率不到3%。另一種觀點認為水價上漲與外資有關,比如,某城市自1997年起與外資合作,居民生活用水的價格先后上調8次,由每噸0.68元提高到3.40元。顯然,這種爭論非常有價值,一方面能讓公眾清楚水價上漲的真正“元兇”;另一方面也能促使相關部門重新審視“洋水務”與水價上漲的關系。住建部及公眾在關注水價的同時,更應關注中國未來的水安全。
山東《齊魯晚報》的一篇文章指出,“洋水務”不惜巨資在中國“跑馬圈地”,看中的恰恰是自來水在中國屬于壟斷行業(yè)。“洋水務”壟斷了一個區(qū)域的市場,就能享受壟斷帶來的種種好處。據(jù)說,在不少發(fā)達國家,關系國計民生的城市供水都是被嚴格保護的,不會輕易讓外資并購或放任外資壟斷。有關方面需要意識到,中國的水務問題,不僅僅是水價問題,關鍵在于如何保障未來的水安全,一方面是要解決自來水從哪里來的問題,另一方面要解決水務市場誰說了算的問題,究竟是“洋水務”還是中國人自己?
相關推薦:名師剖析:公務員考試申論高分五大必備原則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