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開了,駱家輝走了。就在駱家輝臨別贈言還在“關心”西藏人權的時候,另一位“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克林頓先生在北大演講,告誡中國別學美國的房地產業(yè),“那只會產生泡沫”。什么叫形勢比人強?駱家輝背著雙肩包來華“報到”的定格還未淡出,沉舟側畔,中國GDP超過了日本,什么時候超過美國成為第一大經濟體,這是兩年來全世界經濟學家最熱門的競猜游戲。
就在幾天前,這張當初讓中國人本能地倍覺親切的面孔,還出現(xiàn)在習近平會見美國財長的邊上,當天,雅各布·盧財長作為奧巴馬的特派員,專程來京當面聆聽習近平介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盧財長表示,回去“將向奧巴馬總統(tǒng)匯報中國雄心勃勃的改革舉措”。
也在幾天前,駱家輝與美國主流媒體互動頻繁,遙相呼應!豆珗蟆烦雠_,他們說“令人懷疑,看不大懂”,《決定》甫出,他們夸道“遠超預期,雄心勃勃”,然后“期待改革的更多細節(jié)”。這趟過山車坐得那叫一個爽。《福布斯》看在眼里,刊登《美國媒體為何最初對中國改革解讀如此離譜》一文,解釋說:“這個失誤基本上反映了媒體對中國共產黨相關程序和慣例的基本機制不夠了解”。
恐怕并非如此。這趟過山車只是重復了拉扎斯菲爾德定律,人們優(yōu)選接收他們愿意記憶的信息。有些人只愿意看見《決定》的“戰(zhàn)略魄力”,而選擇性無視《公報》“兩個不走”的“戰(zhàn)略定力”。
的確,《決定》中60項無所不包的改革工程,件件回應人民期待,句句直切沉疴病灶。尤其是“發(fā)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的新提法,吹響勇闖深水區(qū)的號角,張揚著氣勢磅薄的戰(zhàn)略魄力。這個氣場,全球哪個角落感受不到?
一邊倒歡呼“市場的勝利”,不符合習近平“講全講透講實”的諄諄告誡。正如他在《說明》中所指出,對市場的認識是中國人民在35年改革實踐中親身領悟的,“理論和實踐都證明,市場是配置資源的最有效率的形式”。二是,“決定性作用”不等于“全部作用”,而應該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fā)揮政府作用”。李克強總理對此形象地稱之為“兩個輪子走路”。
大變與不變,突破與堅守,魄力與定力,共同推動著中國改革大船破浪深水區(qū)!皯(zhàn)略定力”扎穩(wěn)下盤,“戰(zhàn)略魄力”力大招沉,才能在戰(zhàn)略機遇期游刃有余,見招拆招。這就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兩種力量,一個方向。
中國改革勇闖深水區(qū),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內生性需求,是中國集30多年改革開放實踐的深刻自悟,不是聽誰的耳提面命。35年年均9.8%的高速增長,是人類歷史上最輝煌的財富神話。任何不帶偏見的經濟學家,都認為這一奇跡得益于改革、開放和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許多人看不到中國早已成為全世界最開放的經濟體,試問,全球哪一個經濟體在過去10年讓外資企業(yè)占到出口的55%?市場叫得最響的美國,對中國在美投資審查卻一年嚴似一年,自由貿易的發(fā)源地如今頻頻舉起反傾銷調查的大棒。
長江商學院院長項兵在臺灣大學的一堂公開課講過一個故事。一次,12位印度經濟學家來華交流,在回答最愿意引進中國哪一項制度時,12個回答驚人的一致:一個能“解決問題”的中央政府。
比GDP超過日本更為深刻的變化,也發(fā)生在駱家輝先生使華的兩年間。比如,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PO)2012年報告指出,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專利申請第一大國。其中全球最大的公司申請人中,第一和第三分別是中興和華為。比如,中國科技論文數(shù)量從2003年的第7位上升到2013年的第2位,僅次于美國。比如,中國每年新注冊的工程師數(shù)量遙遙領先,比排在第2到20位其他各國的總和還多。比如,大學生畢業(yè)人數(shù)、勞動力受教育程度等等,所有人口素質的指標,中國都在告訴世界,中國的超越是不可逆轉的。
誰會在這樣一份成績單前失去自信?只鼓吹“魄力”,看不到深植于這份自信上的中國“定力”,其目的都是可疑的。只炒作“定力”,看不到發(fā)源于這份自信上的中國“魄力”,也有為老路招魂的僵化氣息。道路好不好,不看廣告,看療效。
駱家輝為何突然辭職?這是美國的內政,打聽別人家的家長里短中國人不感興趣。正如習近平所說,“關鍵是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辦好”。畢竟曾為中美關系做過一點有益工作,在此道一聲:別了,駱家輝,一路走好!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