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關于“老外扶摔倒大媽是否遭訛”的爭論,讓“見人摔倒扶不扶”的尷尬話題再次呈現(xiàn)。從最初“大媽訛人”,到隨后證實“老外無證駕摩確實撞倒大媽且爆粗口”、“當事攝影者向大媽公開致歉”,再到最后“輕微剮蹭索賠1800元算不算訛”,事態(tài)發(fā)展可謂一波三折。而比事件本身更曲折的,是近年來國人對于“扶老人困局”的漫漫求解之路。
人民日報評論版12月6日刊出的《破解“扶老人困局”需要三個支點》,對“談扶色變”現(xiàn)象做了精辟分析,讀者評價甚高。這里不避續(xù)貂之嫌,接著議論幾句。
見摔不扶、臨危不救,照見道德的“摔跤”,折射出道德“保障因素”的不給力。尤其是,施救既不是一項強制義務,又無法豁免因救助產(chǎn)生的法律風險,因此避而遠之成為“理性選擇”。要真正療治“扶還是不扶”的道德難題,除了加強社會道德建設,還應彌補法律在設置救助義務、風險分散與救濟上的不足,用法律為道德“撐腰”。
從法理學上講,人的社會性決定了個體必須承擔必要的社會義務,包括對他人的救助義務。在我國,臨危救助大多只是在道德層面上進行鼓勵,缺少法律明文規(guī)定。相較而言,國外通行做法是將見危不救入罪。比如俄羅斯,《俄聯(lián)邦刑法典》規(guī)定,在他人的生命或健康處于危險中且因年幼、衰老、疾病或者孤立無援而不能自救時,行為人故意不予救助,則可施以拘役、勞動改造和罰金。不上升到法律義務層面,約束力肯定會打折扣。
針對救助者在施助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國外也多有責任豁免規(guī)定。德國法律規(guī)定,若是因為善意救助造成傷害的,提供救助者可以免責。這種分散、規(guī)避救助者法律風險的做法,為善意行為的抒發(fā)提供充實法律支撐,能夠有效彌合“臨危不救助”、“救人反遭索賠”所導致的社會道德與誠信秩序的缺口。在我國,類似的責任豁免規(guī)定尚未制定,雖然多數(shù)省市已經(jīng)頒行有關見義勇為的政府規(guī)章,但內(nèi)容多為對其資格的申報確認、表彰獎勵等內(nèi)容,缺少實質(zhì)性的法律責任救濟保障規(guī)定。
法諺有云,法律不該責備善良諸人的救助行為。像扶摔倒老人這種道德與法律的高度重合的問題,法律應及時跟進,用法律規(guī)范重塑社會價值觀,用法治善意的釋放促進社會善念的復歸。就我國而言,當務之急是增設危難或緊急情形下救助義務的法律規(guī)定,同時借鑒國外立法設置救助者責任豁免條款,合理分散救助行為帶來的法律風險。
立法之外,司法環(huán)節(jié)也應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在具體個案中,公安機關應盡可能搜集和保全證據(jù),最大限度還原事實真相。在訴訟階段,法院應綜合衡量相關涉案因素,合理設定當事雙方舉證負擔,謹慎適用自由心證做出裁決。個案的司法釋明作用,同樣可以為公眾提供更多心理上的正能量。(胡小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