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號稱“史上最嚴格”的新交規(guī)實施,駕駛?cè)丝荚囈查_始“大變臉”。新駕考首先迎來的不是駕校改進教學方式,而是培訓費應聲暴漲,最高漲幅已超過五成。上海新駕考實行以來小車學車費突破7000元,北京駕培費用則普遍越過5000元大關,不少地方的駕培陷入了培訓水平趕不上培訓費增長的尷尬境地。
駕考培訓費“漲”聲齊鳴,學員紛紛表示難以接受,甚至質(zhì)疑“憑什么”。面對質(zhì)疑,駕校大吐苦水:比如,按新的交規(guī)及考試大綱考試后,學員通過率低,意味著以后培訓時間必須拉長,學員練車的時間和距離也要增加,這就相應地會增加培訓成本,作為駕培機構(gòu)要生存肯定得要一個合理的價格空間,必須適當?shù)靥岣吲嘤栙M用。
這種理由看上去合情合理,考試流程改變、要求增加、難度提高,駕校的成本增加不言而喻?墒牵毸贾,又覺得這種理由實在有些站不住腳。一個最大的懸疑是,駕考培訓的成本一直都是一個糊涂賬。早前,曾有媒體走訪長沙多個駕校,在聽了駕校各方的解釋后,最大的感受仍是對駕考培訓成本“搞不清楚”。
既然聲稱按照新規(guī)成本有所增加,駕校就應該將各項運營成本細則向社會公開。比如,駕校考試難度的提高增加了哪些成本?具體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駕考培訓成本到底有哪些?……所有這些均應詳細公開說明。唯此,才能說服公眾,否則就難以令人信服,必然招致反對。只有讓學員花個明白錢,漲價合理合法,才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然而,事實是,雖然輿論一再要求駕校公開培訓成本,但鮮有正面回應,學員們?nèi)匀徊坏貌幻鎸σ槐竞抠~。而面對駕校頻頻漲價的動作,負有監(jiān)管職責的物價部門更是少有作為,即便是給了駕校自行調(diào)整的項目,但幾乎沒有一家駕校將這些項目明確公示,而是更樂意用“XXXX元包干”這種大而化之的數(shù)字來對付學員。
從根本上說,正是因為定價機制不健全,尤其是缺乏成本的透明化,造就了駕校的壟斷和支配地位;而監(jiān)管部門的不作為,無形中給了駕校“漲”聲齊鳴的底氣。面對駕考培訓費“漲”聲齊鳴,我們期待物價部門及時干預,更重要的是要完善定價機制,使其透明化,從而倒逼駕校由逐利向承擔社會責任轉(zhuǎn)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