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責編:wyat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學歷| 高考 中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外語| 四六級 職稱英語 商務英語 公共英語 資格| 公務員 報關員 銀行 證券 司法 導游 教師 計算機| 等考 軟考
工程|一建 二建 造價師 監(jiān)理師 咨詢師 安全師 結構師 估價師 造價員 會計| 會計證 會計職稱 注會 經濟師 稅務師 醫(yī)學| 衛(wèi)生資格 醫(yī)師 藥師 [更多]
近幾天,一篇《老外吐槽——娶中國老婆的下場》的博文,惹得數百萬網友熱議。該文據稱“采訪了N個娶中國太太的老外”,用充滿喜感的筆調,描述了“娶中國太太等于娶她全家”、“沒有隱私”、“啥都敢吃”等等生活經歷。
婚姻就像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自己知道!爸袊印毙吞栞^小,穿在“外國丈夫”腳上,難免會有摩擦!爸袊掀拧笔且幻队矌,這一面是“娶一個娶她全家”、“沒有隱私”、“啥都敢吃”、“吵架厲害”,翻過來,另一面寫著“溫柔賢惠”、“勤勞善良”、“忍辱負重”、“甘于犧牲”等等。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只能說明這位“洋丈夫”一分為二的辯證法學得不好。
“中國老婆”不好,“外國丈夫”如何?“過來人”楊二車娜姆曾對外國家庭成員的獨立作了一個形象比喻,“打開冰箱拿個桃子,都不知道是他媽媽的還是自己的。”在“中國老婆”眼中,外國家庭成員的權利涇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也不可思議。同樣的,丈夫一聲不響就出門,甚至夜不歸家,如果這是老婆干預不得的“個人隱私”,那還要婚姻干嗎?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橘”“枳”一家,有時難免“雞同鴨講”。拿筷子吃飯長大的,與拿叉子吃飯長大的,同在一屋吃飯,必然有爭執(zhí),相互看不懂。不過,中國人素來樂于納諫、從善如流,不管老外丈夫“控訴”是否在理,“中國老婆”乃至廣大女同胞當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態(tài)度聞之,或笑之,或改之。
譬如,老外吐槽有一條,筆者亦有同感!爸袊珜ψ约旱暮⒆酉率挚珊萘,逼著他們從小學鋼琴,學武術,學芭蕾,學中文,學數學,最好18歲就把博士碩士都讀完!弊x完這段文字,“虎媽”兩字躍然紙上。彪悍“虎媽”別說“外國丈夫”受不了,中國有的男人也敢怒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