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quán)力篇:
62. 秉公用權(quán),不以權(quán)謀私;依法用權(quán),不假公濟私;廉潔用權(quán),不貪污腐敗。
63. 權(quán)力意味著責任,職位意味著奉獻。
64. 有權(quán)必有責,用權(quán)受監(jiān)督,侵權(quán)要賠償。
65. 權(quán)力失去監(jiān)督,必然會導(dǎo)致腐敗。
地位篇:
66. 人并非為了地位做事,而是做了事才有地位。
67. 地位是腳下的臺階,并非你的真正高度;官銜是臉上的脂粉,并非你的真正膚色。
68. 榮譽應(yīng)該是結(jié)果,而不是行為的動機。 ——普利尼
69. 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百姓的夸獎。
70. 榮譽不能尋找,任何追求榮譽的做法都是徒勞的。——歌德
71.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
奉獻篇:
72.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wù)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wù)之中去!卒h
73. 當你服務(wù)他人的時候,人生不再是毫無意義的。 ——葛登納
74.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雷鋒
75. 為人民服務(wù)沒有終點站!钏佧
76.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李商隱
勤儉篇:
77. 君子以儉德辟難。――《周易》
78. 克勤于邦,克儉于家。――《尚書》
79.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則常足。――《資治通鑒》
80. 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
81.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彀貜]《朱子家訓(xùn)》
82. 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 ——毛澤東
83. 靜以養(yǎng)身,儉以養(yǎng)德。——諸葛亮
84.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85.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鳌ぶ彀貜]《治家格言》
86. 君子恥食其食而無其功,恥服其服而不知其事!巍ぬK洵《彭州圓覺禪院記》
踐行篇:
87.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兜赖陆(jīng)》
88. 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盾髯印と逍А
89.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兜赖陆(jīng)》
90. 不觀高崖,何以知顛墜之患;不臨深淵,何以知沒溺之患;不觀巨海,何以知風波之患!犊鬃蛹艺Z·困誓》
其他:
91.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啤蔷ぁ敦懹^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9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93.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菜根譚》
94. 非淡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制斷!痘茨献印ぶ餍g(shù)訓(xùn)》
95. 心暗則照有不通,至察則多疑于物。——唐·吳兢《貞觀政要·政體》唐太宗語
96.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豆茏印(quán)修》
97. 不以求備取人,不以己長格物。——唐·吳兢《貞觀政要·任賢》
98. 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有所未正也!巍ぬK軾《私試策問七首之七》
99. 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墩撜Z》
100.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增廣賢文》
相關(guān)推薦: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