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中國2010奢侈品消費達400億歐元,但是都是穿在身上,戴在頭上,不像外國的“無形”的上流社會,因此,有人說中國沒有真正的上流社會,你怎么理解?
【題目定位】綜合分析之社會現象類題目
【參考答案】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經濟的發(fā)展日益顯現了強勁的生命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而與之同時進入人們視野的,是中國的奢侈品消費也增長迅猛。有外媒報道,2010年中國奢侈品消費已經高達400億歐元。更有預測稱,3年之內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市場。這一系列數據可以看出,中國人現在確實富裕了,已經脫離了一窮二白的時代。
這一數據讓我想到了2010年我國GDP的增長。2010年我國GDP首超日本,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但是與之形成鮮明對比且讓人非常感慨的是,我國人均GDP在全球排名要排到第105位。奢侈品消費與此類似;蛟S3年之內我國真的會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市場,但是不能否認的是,在奢侈品消費蔚為大觀的同時,我國也存在著大量的貧困人口,勉為溫飽。對于題目中所說的中國奢侈品都“穿在身上,戴在頭上,不像外國的‘無形’的上流社會”,并由此得出結論“中國沒有真正的上流社會”我認為有著深刻的社會基礎及一定的合理性,實際上反映的是我國國民初富的一種非理性消費狀態(tài)。
首先,中國奢侈品消費的出發(fā)點很多都有著炫富的色彩,并不是真正的出于生活需要。有錢人拼車、拼房、拼享受,對于人生的目的與意義缺乏自己的認知,只是隨大流、跟風。這種行為助長了整個社會的浮華之風,違背了“艱苦樸素”的優(yōu)良傳統,不利于整個社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
其次,奢侈品消費的迅猛增長也從一個側面提醒我們,整個社會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有錢人一擲千金買豪宅購名車,可國內還有貧困人群為買一本字典而再三思量。再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背景下,這種炫富色彩的奢侈品消費可能助長整個社會的仇富心理的發(fā)酵滋長,將不利于整個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
再次,我國的奢侈品消費主要集中在吃穿住行上,這反映的是,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沒能夠承擔起自己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我國“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以先富帶動后富”,這一政策使得一部分人受惠,率先實現富裕,然后“先富帶動后富”的第二階段目標卻沒有引起重視。一部分人先富之后就忙于享樂、沉迷于享樂,缺少最起碼的回饋社會的意識。
最后,將奢侈品消費增多和是否具有上流社會相聯系,其實反映了我們通常存在的一個心理誤區(qū),即有錢就是上流社會。事實上,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話:“三代才能培養(yǎng)出一個貴族”。這句話就告訴我們,上流社會需要具備金錢,但是僅僅有錢卻絕不是貴族或上流社會。貴族或者是上流社會更重要的是具有一流的素養(yǎng)、高尚的品味。如果為了將自己偽裝成上流社會人士而一味地比拼奢侈品消費,那么只能讓自己散發(fā)出暴發(fā)戶的氣息。就像一屋子金碧輝煌只能俗不可耐,而貴族世家反而是半新不舊的椅靠背一樣。
綜上所述,對于奢侈品消費我們并不應該大力提倡也不應該猛烈抨擊,我們應該認識到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時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理性化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