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題】
A注冊會計師是甲公司2018年度財務報表審計項目合伙人,A注冊會計師確定的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為100萬元,實際執(zhí)行的重要性為60萬元,明顯微小錯報的臨界值為3萬元。審計工作底稿中與函證相關(guān)的部分內(nèi)容摘錄如下:
(1)審計項目組對應收賬款明細賬中低于60萬元的項目設(shè)計實施消極式詢證函,并以郵寄方式親自寄出詢證函。
(2)甲公司應收其客戶乙公司一筆金額116萬元的貨款,審計項目組寄發(fā)積極式詢證函,乙公司回函表明不存在該筆應付款項,原因是乙公司發(fā)現(xiàn)該批產(chǎn)品質(zhì)量不符合合同要求辦理了退貨。審計項目組電話詢問乙公司財務人員進行確認。
(3)針對銀行賬戶的函證,審計項目組在填列銀行詢證函時將需要銀行確認的信息與對應的銀行存款日記賬進行了核對。
(4)針對應收丙公司的銷貨款,審計項目組收到丙公司電子形式回函后查閱了郵件發(fā)送者為丙公司公共郵箱,認為電子形式回函過程可靠。
(5)審計項目組收到甲公司某一開戶銀行的回函中標注“本行只能說明甲公司投資款已經(jīng)到賬,本行不保證投資款是否合法,投資項目是否真實,未來投資是否具有預期投資回報”。審計項目組致電該銀行,銀行工作人員表示這是銀行標準條款。審計項目組據(jù)此認為該回函可靠,并在工作底稿中記錄了與銀行的電話溝通內(nèi)容。
(6)針對甲公司應收賬款回函率與以前年度相比異常偏高的情形,A注冊會計師與其中應收賬款期末余額超過100萬元的客戶電話聯(lián)系后并未發(fā)現(xiàn)異常。
要求:
針對上述第(1)至(6)項,逐項指出審計項目組的做法是否恰當。如不恰當,簡要說明理由。
正確答案:
(1)不恰當。只有同時存在下列情況時,注冊會計師才可考慮采用消極的函證方式:重大錯報風險評估為低水平、涉及大量余額較小的賬戶、預期不存在大量的錯誤、沒有理由相信被詢證者不認真對待函證。
(2)不恰當。針對與銷售退回有關(guān)的該筆應收賬款,審計項目組還應當檢查與乙公司相關(guān)的銷售合同、銷售退回相關(guān)的增值稅發(fā)票、驗貨入庫單,并確認從乙公司退回貨物是否已經(jīng)入庫。
(3)不恰當。注冊會計師應當將需要銀行確認的信息與銀行對賬單進行核對后填列銀行詢證函。
(4)不恰當。審計項目組還應當采取確認發(fā)件人身份的技術(shù)(如加密技術(shù)、電子數(shù)碼簽名技術(shù)、網(wǎng)頁真實性認證程序)后才能確認對函證過程的控制。
(5)恰當。
(6)不恰當。A注冊會計師需要與重要被詢證者相關(guān)人員進行直接溝通,驗證這些客戶是否存在,并考慮是否有必要前往這些客戶辦公地點進行驗證。
解題思路:
事項(1)考核點:消極的函證方式,教材P52
依據(jù):當同時存在下列情況時,注冊會計師可考慮采用消極的函證方式:
(1)重大錯報風險評估為低水平;
(2)涉及大量余額較小的賬戶;
(3)預期不存在大量的錯誤;
(4)沒有理由相信被詢證者不認真對待函證。
事項(2)考核點:評價函證的可靠性,教材P53依據(jù):針對銷售退回有關(guān)的該筆應收賬款,審計項目組還應當檢查與公司相關(guān)的銷售合同、銷售退回相關(guān)的增值稅發(fā)票、驗收入庫單,并確認從乙公司退回貨物是否已經(jīng)入庫。
易錯點提示:有同學回答僅通過實施詢問程序不足以獲取充分、適當?shù)膶徲嬜C據(jù),還應實施其他審計程序進一步驗證。老師認為思路也是正確的,也是可以得分的,但是老師更建議學員朋友針對本題的答案進行理解,以后做題考試也順著這個方向和思路進行作答,因為本質(zhì)上,是要考我們怎么做,而本題答案是有針對性的措施的。
事項(3)考核點:函證的對象,教材P48
依據(jù):對于銀行存款的函證,需要銀行確認的信息是否與銀行對賬單等保持一致(P52)
易錯點提示:之所以使用銀行對賬單的余額而不是銀行存款日記賬的余額,老師認為可以從以下角度進行理解:
第一,銀行函證程序是證實資產(chǎn)負債表所列銀行存款是否存在的重要程序。需要銀行確認的信息,是銀行記錄的金額,通俗的說就是銀行需要去核對確認的是銀行方面記錄的企業(yè)的錢有多少,銀行并不看你企業(yè)的日記賬記錄的金額是多少,所以得用銀行對賬單上的余額;
第二,因為銀行存款日記賬和銀行對賬單的未達賬項是時有出現(xiàn)的,如果以企業(yè)日記賬余額作為函證的內(nèi)容,那么可能95%以上的回函都是不符的,結(jié)果很難看。
綜合以上兩個原因,我們對銀行存款實施函證的時候,必須要以對賬單上的余額填列詢證函,而不能使用企業(yè)銀行存款日記賬的余額作為函證對象。
事項(4)考核點:以電子形式收到的回函,教材P54
依據(jù):對以電子形式收到的回函,由于回函者的身份及其授權(quán)情況很難確定,對回函的更改也難以發(fā)覺,因此可靠性存在風險。注冊會計師和回函者采用一定的程序為電子形式的回函創(chuàng)造安全環(huán)境,可以降低該風險。如果注冊會計師確信這種程序安全并得到適當控制,則會提高相關(guān)回函的可靠性。
電子函證程序涉及多種確認發(fā)件人身份的技術(shù),如加密技術(shù)、電子數(shù)碼簽名技術(shù)、網(wǎng)頁真實性認證程序。(P54)
事項(5)考核點:評價函證的可靠性,教材P54
依據(jù):回函中存在免責或其他限制條款是影響外部函證可靠性的因素之一,但這種限制不一定使回函失去可靠性,注冊會計師能否依賴回函信息以及依賴的程度取決于免責或限制條款的性質(zhì)和實質(zhì)。
易錯點提示:從理解的角度來說:
無論是采用紙質(zhì)還是電子介質(zhì),被詢證者的回函中都可能包括免責或其他限制條款。即通俗的說,不影響回函可靠性的叫做免責條款,影響回函可靠性的叫做限制性條款,而對二者的區(qū)分就是看是否影響回函信息的質(zhì)量,即涉及回函信息完整性、準確性的,可能就會導致回函失去可靠性,不涉及所確認信息的,可能并不會導致回函失去可靠性。
從歸納總結(jié)的角度來說:
如果上述內(nèi)容不能理解,那么就盡可能做到面熟,即常見的不影響回函可靠性的免責條款有:
(1)“提供的本信息僅出于禮貌,我方?jīng)]有義務必須提供,我方不因此承擔任何明示或暗示的責任、義務和擔保”。
(2)“本回復僅用于審計目的,被詢證方、其員工或代理人無任何責任,也不能免除注冊會計師做其他詢問或執(zhí)行其他工作的責任”。
(3)“本行只能說明甲公司投資款已經(jīng)到賬,本行不保證投資款是否合法,投資項目是否真實,未來投資是否具有預期投資回報”。
常見的影響回函可靠性的限制條款有:
(1)“本信息是從電子數(shù)據(jù)庫中取得,可能不包括被詢證方所擁有的全部信息”;
(2)“本信息既不保證準確也不保證是最新的,其他方可能會持有不同意見”;
(3)“接收人不能依賴函證中的信息”。
事項(6)考核點:實施函證時需要關(guān)注的舞弊風險跡象以及采取的應對措施,教材P55
依據(jù):要求與被詢證者相關(guān)人員直接溝通討論詢證事項,考慮是否有必要前往被詢證者工作地點以驗證其是否存在(P56)
易錯點提示:很多考生朋友反饋對本題抓不到考點,老師首先希望大家做的是,看一遍教材對應的55頁最下方到56頁的內(nèi)容,即實施函證時需要關(guān)注的舞弊風險跡象以及采取的應對措施。
本題考查的就是這個知識點,舞弊是屬于特別風險的,這里回函率異常偏高,其實就是在向我們傳達存在舞弊風險跡象的,因此要針對存在舞弊的情況實施有針對性的措施。這是首先要做的即鎖定考點,進而才能準確作答的。另外這里定義重要的范圍其實是不恰當?shù),應該是?0萬,即應該是以實際執(zhí)行的重要性為標準,即答案中的重要被詢證者的范圍其實就是“60萬以上的客戶”。綜合兩點,得出了解析中的答案。
注會萬題庫下載|微信搜“萬題庫注冊會計師考試”
相關(guān)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