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審計證據
審計證據的含義:是指注冊會計師為了得出審計結論、形成審計意見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構成財務報表基礎的會計記錄所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相關說明】
這里的審計證據概念是廣義的范疇,理解“審計證據”的概念是抓住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關鍵之一。
注冊會計師獲取的審計證據不僅僅指財務報表項目存在錯報的審計證據,同樣重要的還包括實施風險評估程序時識別、評估錯報領域的審計證據,了解內部控制時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設計與運行方面的審計證據,以及控制測試時內部控制運用是否有效的審計證據,等等。
會計記錄中含有的信息本身并不足以提供充分的審計證據作為對財務報表發(fā)表審計意見的基礎,注冊會計師還應當獲取用作審計證據的其他信息。
二、審計證據的特征
審計證據的充分性是對審計證據數量的衡量,主要與注冊會計師確定的樣本量有關。影響充分性因素
(1)受注冊會計師對重大錯報風險評估的影響,若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越高,需要的審計證據可能越多;
(2)受注冊會計師獲取審計證據質量的影響,若審計證據質量越高,需要的審計證據可能越少。
審計證據的適當性是對審計證據質量的衡量,即審計證據在支持審計意見所依據的結論方面具有的相關性和可靠性。
審計證據的相關性是指用作審計證據的信息與審計程序的目的和所考慮的相關認定之間的邏輯聯系。
用作審計證據的信息的相關性可能受測試方向的影響。
確定審計證據相關性時應當考慮因素
(1)特定的審計程序可能只為某些認定提供相關的審計證據,而與其他認定無關;
(2)有關某一特定認定(如存貨的存在認定)的審計證據,不能替代與其他認定(如該存貨的計價認定)相關的審計證據;
(3)不同來源或不同性質的審計證據可能與同一認定相關。
.審計證據可靠性的影響因素
(1)從外部獨立來源獲取的審計證據比從其他來源獲取的審計證據更可靠;
(2)內部控制有效時內部生成的審計證據比內部控制薄弱時內部生成的審計證據更可靠;
(3)直接獲取的審計證據比間接獲取或推論得出的審計證據更可靠;
(4)以文件、記錄形式(無論是紙質、電子或其他介質)存在的審計證據比口頭形式的審計證據更可靠;
(5)從原件獲取的審計證據比從傳真件或復印件獲取的審計證據更可靠。
【相關鏈接】
CSA第1301號第三條:審計證據的可靠性受其來源和性質的影響,并取決于獲取審計證據的具體環(huán)境。判斷審計證據可靠性的一般原則包括:
(一)從被審計單位外部獨立來源獲取的審計證據比從其他來源獲取的審計證據更可靠;
(二)相關控制有效時內部生成的審計證據比控制薄弱時內部生成的審計證據更可靠;
(三)直接獲取的審計證據比間接獲取或推論得出的審計證據更可靠;
(四)以文件記錄形式(包括紙質、電子或其他介質)存在的審計證據比口頭形式的審計證據更可靠;
(五)從原件獲取的審計證據比從復印、傳真或通過拍攝、數字化或其他方式轉化成電子形式的文件獲取的審計證據更可靠。
【例題4·簡答題】A注冊會計師在對甲公司2011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時,獲取到以下六組審計證據:
(1)原材料入庫單與購貨發(fā)票;
(2)銷貨發(fā)票副本與產品出庫單;
(3)領料單與材料成本計算表;
(4)工資計算單與工資發(fā)放單;
(5)存貨盤點表與存貨監(jiān)盤記錄;
(6)銀行詢證函回函與銀行對賬單。
要求:請分別說明每組審計證據中哪項審計證據較為可靠,并簡要說明理由。
【答案】
(1)購貨發(fā)票比原材料入庫單可靠。理由:購貨發(fā)票來自于公司以外的機構或人員,而原材料入庫單是公司自行編制的。
(2)銷貨發(fā)票副本比產品出庫單可靠。理由:銷貨發(fā)票是在外部流轉,并獲得甲公司以外的機構或個人的承認,而產品出庫單只在公司內部流轉。
(3)領料單比材料成本計算表可靠。理由:領料單預先被連續(xù)編號,并且經過甲公司不同部門人員的審核,而材料成本計算表只在會計部門內部流轉。
(4)工資發(fā)放單比工資計算單可靠。理由:工資發(fā)放單需經會計部門以外的工資領取人簽字確認,而工資計算單只在會計部門內部流轉。
(5)存貨監(jiān)盤記錄比存貨盤點表可靠。理由:存貨監(jiān)盤記錄是注冊會計師自行編制的,而存貨盤點表是甲公司提供的。
(6)銀行詢證函回函比銀行對賬單可靠。理由:銀行詢證函回函是注冊會計師直接獲取的,未經公司有關職員之手;而銀行對賬單經過甲公司有關職員之手,存在偽造、涂改的可能性。
審計證據充分性與適當性的關系
1.充分且適當的審計證據才有證明力
充分性和適當性是審計證據的兩個重要特征,兩者缺一不可,只有充分且適當的審計證據才是有證明力的。
2.審計證據的適當性會影響審計證據的充分性
注冊會計師需要獲取的審計證據的數量也受審計證據質量的影響,審計證據質量越高,需要的審計證據數量可能越少。
3.審計證據的質量存在缺陷無法通過數量來彌補
如果審計證據的質量存在缺陷,那么注冊會計師僅靠獲取更多的審計證據可能無法彌補其質量上的缺陷。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