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5 職工薪酬
(一)職工薪酬的內容
職工薪酬具體包括:
(1)職工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
(2)職工福利費;
(3)社會保險費,即五險:醫(yī)療保險金、養(yǎng)老保險金、失業(yè)保險金、工傷保險金和生育保險金。
(4)住房公積金;
(5)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
(6)非貨幣性福利;
(7)辭退福利;
(8)其他與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相關的支出,如以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以權益工具結算的股份支付。
【要點提示】職工薪酬的內容屬于多選題選材,需熟悉其構成內容。
(二)職工薪酬的確認和計量
1.職工薪酬確認的原則
企業(yè)應當在職工為其提供服務的會計期間,將除辭退福利外的應付的職工薪酬確認為負債,并根據職工提供服務的受益對象,分別計入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
一般會計分錄如下:
借:生產成本(一線工人薪酬)
制造費用(生產管理人員薪酬)
管理費用(行政人員薪酬)
銷售費用(銷售人員薪酬)
研發(fā)支出(從事研發(fā)人員的薪酬)
在建工程(從事工程建設人員的薪酬)
貸:應付職工薪酬
【要點提示】記住薪酬的費用歸屬方向。
2.職工薪酬的確認和計量
(1)貨幣性職工薪酬
、儆嬃繎堵毠ば匠陼r,國家規(guī)定了計提基礎和計提比例的,應當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計提。
、跊]有規(guī)定計提基礎和計提比例的,企業(yè)應當根據歷史經驗數據和實際情況,合理預計當期應付職工薪酬。
對于在職工提供服務的會計期末以后一年以上到期的應付職工薪酬,企業(yè)應當選擇恰當的折現率,以應付職工薪酬折現后的金額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應付職工薪酬金額與其折現后的金額相差不大的,也可按照未折現金額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
【例9-3】20×8年6月,安吉公司當月應發(fā)工資2 000萬元,其中:生產部門直接生產人員工資1 000萬元;生產部門管理人員工資200萬元;公司管理部門人員工資360萬元;公司專設產品銷售機構人員工資100萬元;建造廠房人員工資220萬元;內部開發(fā)存貨管理系統(tǒng)人員工資120萬元。
根據所在地政府規(guī)定,公司分別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10%、12%、2%和10.5%計提醫(yī)療保險費、養(yǎng)老保險費、失業(yè)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繳納給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和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公司內設醫(yī)務室,根據20×7年實際發(fā)生的職工福利費情況,公司預計20×8年應承擔的職工福利費義務金額為職工工資總額的2%,職工福利的受益對象為上述所有人員。公司分別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2%和1.5%計提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假定公司存貨管理系統(tǒng)已處于開發(fā)階段、并符合《企業(yè)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資本化為無形資產的條件。
『正確答案』
應計入生產成本的職工薪酬金額
=1 000+1 000×(10%+12%+2%+10.5%+2%+2%+1.5%)
=1 400(萬元)
應計入制造費用的職工薪酬金額
=200+200×(10%+12%+2%+10.5%+2%+2%+1.5%)
=280(萬元)
應計入管理費用的職工薪酬金額
=360+360×(10%+12%+2%+10.5%+2%+2%+1.5%)
=504(萬元)
應計入銷售費用的職工薪酬金額
=100+100×(10%+12%+2%+10.5%+2%+2%+1.5%)
=140(萬元)
應計入在建工程成本的職工薪酬金額
=220+220×(10%+12%+2%+10.5%4-2%+2%+1.5%)
=308(萬元)
應計入無形資產成本的職工薪酬金額
=120+120×(10%+12%+2%+10.5%+2%+2%+1.5%)
=168(萬元)
公司在分配工資、職工福利費、各種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
和職工教育經費等職工薪酬時,應當作如下賬務處理:
借:生產成本 14 000 000
制造費用 2 800 000
管理費用 5 040 000
銷售費用 1 400 000
在建工程 3 080 000
研發(fā)支出——資本化支出 1 680 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20 000 000
——職工福利 400 000[20 000 000×2%]
——社會保險費 4 800 000[20 000 000×(10%+12%+2%)]
——住房公積金 2 100 000[20 000 000×10.5%]
——工會經費 400 000[20 000 000×2%]
——職工教育經費 300 000[20 000 000×1.5%]
(2)非貨幣性職工薪酬
、倨髽I(yè)以其自產產品作為非貨幣性福利發(fā)放給職工的,應當根據受益對象,按照該產品的公允價值,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同時確認應付職工薪酬。
【要點提示】掌握以產品發(fā)給職工所追加的資產成本額或當期損益額的計算。
相關推薦: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