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4年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中醫(yī)兒科學復習要點匯總
肺系疾病
(一)感冒
1證治分類:主證:A風寒感冒——荊防敗毒散
B風熱感冒——銀翹散(其與風寒感冒鑒別要點為咽喉痛與不痛)
C暑邪感冒——新加香薷飲
D 時邪感冒——銀翹散合普濟消毒飲
兼證:A夾痰——風寒夾痰:三拗湯、二陳湯
風熱夾痰:桑菊飲
B夾滯——解表基礎(chǔ)上加保和丸
C夾驚——解表基礎(chǔ)上加鎮(zhèn)驚丸
(二)咳嗽
1證治分類:外感咳嗽:A風寒咳嗽——金沸草散
B 風熱咳嗽——桑菊飲
內(nèi)傷咳嗽:A痰熱咳嗽——清金化痰湯
B痰濕咳嗽——三拗湯合二陳湯
C氣虛咳嗽——六君子湯
D陰虛咳嗽——沙參麥冬湯
(三)肺炎喘嗽,相當于西醫(yī):小兒肺炎
1基本病機:邪熱閉肺
2典型癥狀:痰、熱、咳、喘
3主要治療方法:開肺化痰,止咳平喘。
4證治分類:常證:A風寒閉肺——華蓋散
B風熱閉肺——銀翹散合麻杏石甘湯
C痰熱閉肺——五虎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
D毒熱閉肺——黃連解毒湯合三拗湯
E陰虛肺熱——沙參麥冬湯
F肺脾氣虛——人參五味子散
變證:A心陽虛衰——參附龍牡救逆湯
B邪陷厥陰——羚角鉤藤湯合牛黃清心丸
5西醫(yī)治療原則:控制炎癥,改善通氣功能,對癥治療,防止和治療并發(fā)癥。
心力衰竭處理:強心:毛花苷丙(西地蘭)洋地黃化
利尿:呋塞米(速尿)
擴血管:血管活性物質(zhì),多巴胺
(四)哮喘:是一種反復發(fā)作的哮鳴氣喘疾病
1《丹溪心法》首先命名為“哮喘”指出“哮喘專主于痰”
2病因:內(nèi)因:責之于肺、脾、腎三臟功能不足
外因:感受外邪
3病機:內(nèi)有壅塞之氣,外有非時之感,隔有膠固之痰,三者相合,閉阻氣道,搏擊有聲,發(fā)為哮喘。
4治療原則:發(fā)作期:攻邪以治其標,治肺為主;緩解期:扶正以治本,調(diào)其肺脾腎等臟腑功能,消除伏痰夙根。
5證治分類:發(fā)作期:A寒性哮喘——小青龍湯合三子養(yǎng)親湯
B熱性哮喘——麻杏石甘湯合蘇葶丸
C外寒內(nèi)熱——大青龍湯
D肺實腎虛——偏于上盛者:蘇子降氣湯
偏于下虛者:都氣丸合射干麻黃湯
緩解期:A肺脾氣虛——人參五味子湯合玉屏風散
B脾腎陽虛——金匱腎氣丸
C肺腎陰虛——麥味地黃丸
(五)反復呼吸道感染
1上下呼吸道分界:喉軟骨
2診斷要點:0—2歲小兒,每年呼吸道感染10以上,其中下呼吸道感染3次以上;
3—5歲小兒,每年呼吸道感染8次以上,其中下呼吸道感染2次以上;
6—12歲小兒,每年呼吸道感染7次以上,其中下胡子刀感染2次以上
上呼吸道感染第2次距第一次至少要間隔7天以上。
相關(guān)推薦:
2014年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輔導匯總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