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細胞必須由靜止狀態(tài)的TH轉(zhuǎn)變活化為TH才能輔助B細胞產(chǎn)生抗體。關于TH細胞活化的機制,根據(jù)現(xiàn)有實驗資料提出一個雙信號假說。
近年的實驗證明在抗原呈遞細胞(APC)表面至少有二種分子與TH細胞的活化相關。一種是抗原呈遞分子,它是由MHC分子組成,它可與外源性或內(nèi)源性抗原肽片段結合,然后運送至細胞表面并呈遞給T細胞,通過TCR/CE3刺激產(chǎn)生第1活化信號。另一種分子即所謂協(xié)同刺激分子(costimulating molecules,CM),它是由一組粘附分子組成,它不僅能促進APC與T細胞的直接接觸,而且也具有誘導信號傳遞的功能。這組分子可與T細胞上的協(xié)同刺激分子受體(costimulatory moleculesrecptor,CMR)結合,刺激其產(chǎn)生協(xié)同激信號,即所謂第2信號。
T細胞上的CMR或稱為輔助分子(accessory molecules)也是由一組粘附分子組成(表11-7)。對CMR及其配體的分子結構與功能及信號傳導途徑有待深入研究,但對其中的CD28分子和CTLA-4分子及其配體B7/BB1分子被認為是產(chǎn)生協(xié)同刺激信號的主要分子。
在這二種信號的作用下,才能使T細胞活化并合成和分泌IL-2和表達IL-2R,最終導致細胞分裂和克隆擴增。如無第2信號存在則T細胞不被活化也不引起克隆擴增,處于克隆不應答狀態(tài)(clonol aneergy)。
表11-7 T細胞表面主要輔助分子
名稱 | 化學性質(zhì) | 基因族 | 細胞分子 | 配體分子(APC) | 功能 | |
粘附分子 | 信號傳導 | |||||
CD2(LFA-2) | 55kD單體 | Ig | 成熟T細胞 胸腺細胞 |
CD58(LFA-3) | + | + |
CD4 | 55kD單體 | Ig | CD4+T細胞 | MHCⅡ分子 | + | + |
CD8 | 78kD單體 | Ig | CD8+T細胞 | MHCⅡ分子 | + | + |
CD11a/CD18 (LFA-1) |
180/95kD雙體 | 粘合素 | 骨髓衍生細胞 | CD54(ICAM-1) | ? | + |
CD28 | 90kD同二聚體 | CD4+ CD8+T(50%) |
B7/BB1 | + | + | |
CDw49/CD29 (VLA-4、5、6) |
異二聚體 | 粘合素 | 白細胞 其它細胞 |
細胞外基質(zhì)VCAM-1 | + | + |
gP39(CD40L) | CD4+T細胞 | CD40 |
阻斷或給予第2信號,可以人為調(diào)節(jié)免疫應答使之增強或或抑制,對免疫治療提供了新的手段。如阻斷第2信號的產(chǎn)生可使T細胞處于免疫耐受狀態(tài),降低機體的免疫應答,這對防止移植排斥的發(fā)生和對超敏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是有利的。如將B7基因?qū)胍欢ǖ哪[瘤細胞則可增強機體的抗腫瘤免疫應答,目前這方面的實驗研究已有較多的報道。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