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仁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姜科植物益智的成熟種仁。
【性味與歸經(jīng)】辛,溫。入脾、腎經(jīng)。
【功效】補(bǔ)腎固精,縮尿,溫脾止瀉,攝涎唾。
【臨床應(yīng)用】1.用于下元虛冷、不能固密所致的遺精、早泄、尿頻、遺尿及白濁等癥。
益智仁能溫腎助陽(yáng)、澀精縮尿。用于腎虛遺泄,可與補(bǔ)骨脂、菟絲子等配伍;用于尿頻、遺尿,可與山藥、烏藥等配伍;用于腎虛白濁或小便余瀝,可與川萆薢、烏藥等配伍同用。
2.用于脾寒泄瀉,腹部冷痛及口涎自流等癥。
脾陽(yáng)不振,運(yùn)化失常,每易引起腹痛泄瀉。本品辛溫氣香,有暖脾止瀉的功效,可與黨參、白朮、干姜、炙甘草等配伍,用治脾寒泄瀉冷痛。涎乃脾所統(tǒng)攝,如脾臟虛寒,不能攝涎,以致口涎多而自流者,本品又能溫脾以攝涎,可與黨參、茯苓、半夏、陳皮、淮山藥等品配伍同用。
【處方用名】益智仁、煨益智仁(炒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按語(yǔ)】1.益智仁功能暖脾胃而和中,助腎陽(yáng)而固下,用治脾腎虛寒等癥,大都是取它固澀的特長(zhǎng)。
2.益智仁善于溫脾攝涎唾,它所治的涎唾多而自流,乃是脾虛不能攝涎所致,必?zé)o口干、口苦的現(xiàn)象;如屬脾胃濕熱所引起的口涎自流,多有唇赤、口苦、苔黃等癥,則宜用黃芩、白芍、甘草等品,不可用辛溫的益智仁。
3.益智仁與補(bǔ)骨脂都能溫補(bǔ)脾腎,可用于遺精、尿頻、遺尿及虛寒泄瀉等癥。但益智仁偏于溫脾固澀,能攝涎唾;補(bǔ)骨脂則偏于補(bǔ)腎助陽(yáng),可用于腎虛腰酸及虛喘等癥,各有特點(diǎn)。
【方劑舉例】縮泉丸《婦人良方》:益智仁、烏藥、山藥。治下元虛冷,小便頻數(shù)、小兒遺尿。
【文獻(xiàn)摘錄】《本草拾遺》:「治遺精虛漏,小便余瀝,……夜多小便者。」
《用藥法象》:「治客寒犯胃,和中益氣,及人多唾!
《本草備要》:「能澀精固氣,溫中進(jìn)食,攝涎唾,縮小便,治嘔吐泄瀉,客寒犯胃,冷氣腹痛,崩帶泄精!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