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結核病的感染途徑
呼吸道感染是肺結核的主要感染途徑,飛沫感染為最常見的方式。健康人吸人患者在咳嗽、 打嚏時噴出的飛沫而受感染。感染的次要途徑是經(jīng)消化道進人體內(nèi)。少量、毒力弱的結核菌多能被人體免疫防御機制所殺滅。當受大量毒力強的結核菌侵襲而機體免疫力不足時,感染后才能發(fā)病。其他感染途徑如經(jīng)皮膚、泌尿生殖系統(tǒng)等,均較少見。
二、結核病的臨床表現(xiàn)
典型肺結核起病緩慢,病程較長,有低熱、倦怠、食欲缺乏、咳嗽及少量咯血。
(一)全身癥狀
表現(xiàn)為午后低熱、乏力、食欲減退、消瘦、盜汗等。若肺部病灶進展播散,常呈不規(guī)則高熱。婦女可有月經(jīng)失調或閉經(jīng)。
(二)呼吸系統(tǒng)癥狀
通常為干咳或有少量黏液痰,繼發(fā)感染時,痰呈黏液膿性。約1/3患者有不同程度咯血,痰中帶血多因炎性病灶的毛細血管擴張所致;中等量以上咯血,則與小血管損傷或來自空洞的血管破裂有關。咯血后常有低熱,可能因小支氣管內(nèi)殘留血塊吸收或阻塞支氣管引起的感染所致;若發(fā)熱持續(xù)不退,則應考慮結核病灶播散。有時硬結鈣化的結核病灶可因機械性損傷血管,或合并支氣管擴張而咯血。大咯血時可發(fā)生失血性休克;偶因血塊阻塞大氣道引起窒息。此時患者極度煩躁、心情緊張、掙扎坐起、胸悶氣促、發(fā)紺,應立即進行搶救。
病灶炎癥累及壁層及胸膜時,相應胸壁有刺痛,一般多不劇烈,隨呼吸及咳嗽而加重。慢性重癥肺結核時,呼吸功能減退,常出現(xiàn)漸進性呼吸困難,甚至缺氧發(fā)紺。若并發(fā)氣胸或大量胸腔積液,則呼吸困難癥狀尤為嚴重。
三、結核病的治療
抗結核化學藥物治療對控制結核病起著決定性作用,合理化療可使病灶內(nèi)結核分枝桿菌消滅,最終達到痊愈;休息與營養(yǎng)療法也具有輔助作用。
(一)抗結核化學藥物治療
化療的目的在于縮短傳染期、降低死亡率、感染率及患病率。對每個具體患者,則為達到臨床及生物學治愈的主要措施。其目標是:①在最短的時問內(nèi)使痰菌轉陰,減少結核病的傳播;②防止耐藥菌株的產(chǎn)生;③達到完全治愈,避免結核復發(fā)。
活動性肺結核是化療的主要適應證,對硬結已久的病灶則不需化療。至于部分硬結、痰菌陰性者,可觀察一階段,若X線病灶無活動表現(xiàn),痰菌仍陰性,又無明顯結核毒性癥狀,亦不必化療。
(二)結核病化學治療的三大作用
1.早期殺菌活性(early bactel~cidal activity,EBA) 迅速殺傷結核菌,最大限度降低傳染性,主要品種有異煙肼(INH)、利福平(RFP)、鏈霉素(sM)、乙胺丁醇(EMB)等。
2.滅菌活性 消滅組織內(nèi)(包括細胞內(nèi))的持留菌,最大限度地減少復發(fā),主要品種有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異煙肼(INH)等。
3.防止耐藥 防止獲得性耐藥變異菌的出現(xiàn)。主要有INH、RFP、EMB等。
(三)化療方案
1初治方案
初治涂陽病例,不論其培養(yǎng)是否為陽性,均可用以異煙肼(H)、利福平(R)及吡嗪酰胺(z)組合為基礎的6個月短程化療方案。
(1) 前2個月強化期用鏈霉素(或乙胺丁醇)、異煙肼、利福平及吡嗪酰胺,一日1次;后4個月繼續(xù)用異煙肼及利福平,一日1次,以2S(E)HRZ/4HR表示。
(2)亦可在鞏固期隔日用藥(即每周用藥3次)以2S(E)HRZ/4H3R3
(3)亦可全程間歇用藥,以2S3(E3)H3R3Z3/4H3R3表示。
(4)強化期用異煙肼、鏈霉素及對氨基水楊酸鈉(或乙胺丁醇),鞏固期用2種藥10個月,以2HSP(E)/10HP(E)表示。
(5)強化期1個月用異煙肼、鏈霉素,鞏固期11個月每周用藥2次,以1Hs/11H2S2表示。
以上(1) (2) (3)為短程,(4) (5)為標準方案。若條件許可,盡量使用短程化療方案。
相關推薦:2010執(zhí)業(yè)藥師藥事管理與法規(guī)模擬題及答案匯總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