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shù)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yè)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shù)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yè)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9所高校相關負責人熱議研究生招考改革北大校長許智宏透露———
“研究生擴招帶來質量下降”,“一位導師帶幾十個研究生”,“碩士生找工作工資幾乎與本科生相同”……近幾年,這樣的新聞不斷見諸媒體。人們不禁發(fā)問:中國的研究生教育怎么了?已走過90年歷程的中國研究生教育今后該向何處去?
近日在北京大學舉行的“中國研究生教育發(fā)展研討會”上,來自清華、北大、復旦、南開等9所中國重點大學的研究生院院長們,對于一些熱點問題展開了探討。
現(xiàn)狀
■導師變成“老板”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
目前,我國在校研究生和已授予研究生學位的數(shù)量雙雙突破100萬人。“研究生教育大國并不等于研究生教育強國,我們的研究生中,拔尖的人才還是少,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也還有待提高!鄙虾=煌ù髮W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印杰說。
他講起一件往事。一位他帶的研究生在考試后向他要標準答案,得知沒有標準答案后,這位學生竟要去學校告他,原因就是學生認為考試就該有標準答案。
“我們的教育,從幼兒園到大學,不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意識,不鼓勵創(chuàng)新,更多的是要他們聽話,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研究生普遍沒有把自己當成創(chuàng)造知識的主體。中國研究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不足,實際上反映的是中國創(chuàng)新教育的問題。”
印杰說:“現(xiàn)在許多研究生叫導師為‘老板’,這樣一來,學生就把自己定位成打工者,打工的就很難有創(chuàng)新了!
國務院學位辦副主任、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長郭新立認為,中國的研究生教育與世界一流水平相比,仍然有較大的差距,在質量觀念、學科水平、培養(yǎng)機制、導師隊伍、經費投入等方面還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
問題
■部分人考研(Q吧) 不為科研而是為找好工作
復旦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顧云深說:“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招生,考試是很難考出水平的。一些學生考研并不是出于對科研的興趣,而是為了找個好工作、留在大城市。改革研究生入學選拔辦法,就是為了將真正愿意投身科研的學生選拔出來!
北大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幾年前曾參加該系的研究生面試工作。據他介紹,當時曾有一位女考生,考研的筆試成績很好,她本科學習的是會計專業(yè),老師們在面試時發(fā)現(xiàn)她的社會學常識非常少,研究能力低,一致認為她不適合做研究生,所以就沒有錄取。
據記者了解,近年來,為了找個好工作或留在大城市而選擇考研已成為普遍現(xiàn)象。
反應
■教育部將深入推進研究生培養(yǎng)機制改革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2008年將深入推進研究生培養(yǎng)機制改革,進一步完善以科學研究為主導的導師負責制和資助制度。深化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積極推進以初試、復試和推薦免試為重點的改革措施。
實際上,一些高校已經開始嘗試研究生培養(yǎng)機制改革。復旦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顧云深說,復旦已在醫(yī)學院試行以申請審核制招收博士生,取消考試。
北大校長許智宏透露,從2004年起,北大改革博士生選拔錄取方式,逐步由以考試成績?yōu)榛A的應試機制,向以素質能力為基礎的申請與考核機制過渡,同時重視吸引、接收國內重點院校優(yōu)秀本科畢業(yè)生申請免試攻讀碩士、博士研究生。2007年,為了吸引更多的海外優(yōu)質生源,北大在招收外國留學研究生時采取了申請審核制。北大目前正考慮取消研究生入學考試。
■教育部應在專業(yè)設置上賦予學校更大自主權
建議
在贊成取消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同時,北大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認為,新的選拔方式應該嚴格保證公平和公正,杜絕腐敗。結合近年來披露的研究生招生考試中一些弄虛作假的現(xiàn)象,他說,如何加強監(jiān)督,維護教育的公平性,應引起高校和教育管理部門的重視。
除了入學考試,研究生培養(yǎng)的其他一些改革問題同樣受到關注。南京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許鈞認為,中國的研究生教育追求整齊劃一,統(tǒng)一標準、統(tǒng)一模式,缺少多樣化的發(fā)展目標。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陳花玲建議,教育部應在專業(yè)設置上賦予學校更大的自主權和彈性,以利于培養(yǎng)跨學科人才。
專家認為,為適應中國社會、經濟、科技的發(fā)展,我們必須改革現(xiàn)行的研究生培養(yǎng)機制和體制,進一步提高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以滿足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對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
■文/新華社記者 李江濤
相關鏈接:
2008年考研試題答案及名師解析匯總專題 |
2008年考研試題答案(英語、政治、數(shù)學)匯總 |
2008年考研試題答案名師解析匯總 |
2008考研查分、復試分數(shù)線、調劑信息發(fā)布預告 |
更多內容請訪問:考試吧考研頻道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