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lián)考A 研究生入學資格考試試卷
(供應試語種為英語的考生使用)
第一部分 語言表達能力測試
第二部分 數(shù)學基礎能力測試
第三部分 邏輯推理能力測試
第四部分 外語運用能力測試
考生須知
1、 本試卷考試時間為180分鐘,分語言表達能力測試、數(shù)學基礎能力測試、邏輯推理能力測試和外語能力測試事部分;每部分參考答題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共400分。
2、 本試卷所有題均為單項選擇題,即各題四個備選項中僅有一個選項正確。不選、錯選或多選均不得分。
3、 本試卷為A型試卷,各題答案需用2B鉛筆填涂在A型答題卡各部分指定區(qū)域內,用其它筆填涂、填涂在其它類型答題卡上或做在試卷上無效。答題前,請核對答題卡是否為A型答題卡。若不是,請求監(jiān)考人員予以更換。
4、 在答題卡上正確的填涂方法為:在答案 所代表的字母上劃線,如 [A][B][C][D]
5、 做“外語運用能力測試”前,請務必將應試語種填涂在答題卡指定位置。由于填或填涂錯誤得不到成績,責任由考生自負。
6、 交卷時,請配合監(jiān)考人員驗收,并請監(jiān)考人員在準考證相應位置簽字(作為考生交卷的憑據(jù))。否則,產(chǎn)生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負。
第一部分 語言表達能力測試(50題,每題2分,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
1. 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沒有錯別字的是
A. 滿天的禮花此起彼伏,令人目不瑕接。
B. 管理的缺失使員工精神煥散,紀律松懈。
C. 述職報告應當客觀翔實,又言簡意賅。
D. 超女大賽風糜一時,有些人卻嗤之以鼻。
2. 下列加點字的釋義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 旁(旁邊)征博引 虎踞(蹲坐)龍盤 荒誕不經(jīng)(常規(guī))
B. 苦心孤詣(達到) 赴湯(開水)蹈火 置之度(考慮)外
C. 茹(吃)毛飲血 甚囂(囂張)塵上 克勤克(能夠)儉
D.聽(聽任)之任之 尾大不掉(擺脫) 若即(靠近)若離
3.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 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每年到綏芬河市觀光旅游的人次逐步攀升。
B. 校長非常理解他這次因縣里召開第三屆教學能手大賽而耽誤正常上課。
C. 對于網(wǎng)上發(fā)布的應取消房屋預售制度的各種意見,專家持否定態(tài)度。
D.是否具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卓而不凡的智慧,是成為杰出人才的重要條件。
4. 下列各句中,沒有歧義的一句是
A. 幾乎所有公司的領導都出席了這次會議,可見這次改革至關重要。
B. 我最初認識他的時候,還是個7歲的毛頭小子,如今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了。
C. 馬丁教授稱“中國不同大學學費應不同”,此說在中外大學校長論壇引起共鳴。
D.對于南方銀行新任行長的意見,《經(jīng)濟觀察報》明天將發(fā)表相關評論。
5. 對下列句子的修辭手法及其作用的表述,準確的一項是
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A. 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說明了人應該有理想。
B. 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說明了人應該有理想。
C. 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贊美了理想的作用。
D.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贊美了理想的作用。
6. 將以下中國近代史上提出的口號按提問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1“扶清滅洋”2“超英趕美”3“抗美援朝,保家為國”4“外爭主權,內懲國賊”
A.1234 B. 1243 C. 2431 D.1432
7. 根據(jù)以下詩歌內容,按描述春、夏、秋、冬的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1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2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4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夜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A.1234 B.4321 C.1324 D.2314
8. 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 契訶夫、莫泊桑和歐·亨利的小說代表作分別為《櫻桃園》、《羊脂球》、《麥琪的禮
物》。
B. 徐志摩、艾青和舒婷的詩歌代表作分別為《再別康橋》、《大堰河,我的保姆》和《致
橡樹》。
C. 我國先秦兩漢歷史散文的主要體裁有編年體、國別體、紀傳體和記事本末體。
D.唐代出現(xiàn)了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派和以王維、謝靈運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
派。
9. 解放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說:“蔣介石兩個拳頭(指陜北和山東)這么一伸,他的胸膛露出來了。所以,我們的戰(zhàn)略就是要把這兩個拳頭緊緊拖住,對準他的胸膛插上一刀”。這里說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挺進大別山 B. 遼沈戰(zhàn)役
C.百萬雄獅過長江 D. 橫掃大西南
10. 政府對市場的調控主要體現(xiàn)在
A. 微觀經(jīng)濟政策的制定 B. 宏觀經(jīng)濟總量的控制
C. 市場價格的制定 D. 規(guī)范市場的發(fā)展
11. 大量事實表明能夠給予其成員巨大壓力,使他們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和行為,采取與群體多數(shù)成員的言行保持一致的行為,這種行為是
A. 眾行為 B. 眾從行為
C. 同一行為 D. 從眾行為
12.下列各項不可以作商標使用的是
A.文字 B.圖形
C.三維標志 D.聲音
13.談話法、討論法和陶冶法這三種教學方法的共同特征是
A.以教師為主 B.以學生為主
C.師生互動 D.運用多媒體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