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拖延癥嗎?感覺在如今這個社會大部分人都患有拖延癥。他們總是會把一些事情今天拖到明天,明天拖到后天;最可怕的是大家對于這種壞習慣卻感到不以為然,覺得這種每個人都有的毛病并不會對自己造成多壞的影響。殊不知,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思想,是威脅考研成功、需要考研人重視并改正的壞習慣。那么我們該怎樣去改掉這個壞習慣呢?
什么是拖延癥?
拖延癥是指自我調(diào)節(jié)失敗,在能夠預料后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后推遲的一種行為。拖延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一項調(diào)查顯示大約75%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時拖延,50%認為自己一直拖延。嚴重的拖延癥會對個體的身心健康帶來消極影響,如出現(xiàn)強烈的自責情緒、負罪感,不斷的自我否定、貶低,并伴有焦慮癥、抑郁癥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現(xiàn)這種狀態(tài),需要引起重視。
影響因素
1.環(huán)境因素
拖延者的拖延行為與完成任務所受的時間壓力和來自外界的娛樂方面的誘惑有關(guān)。拖延者往往難以抵制外界的誘惑尤其是娛樂方面的誘惑,從而導致了拖延行為。
2.任務特征
(1)任務難度 任務的難易程度會影響個體拖延行為的發(fā)生,任務越復雜,人們越容易拖延,當個體認為某項任務超出自己的能力時,由于缺乏對成功的控制感,通常會采用拖延的方式推遲或逃避執(zhí)行該項任務
(2)獎懲時限 任務的獎懲時限也影響任務的完成。如果任獎賞及時,會減少任務完成時間的拖延。
(3)任務的厭惡程度 對于可能帶來令人乏味、產(chǎn)生挫敗感和怨恨的任務,人們會首先選擇回避,如果不能回避,就會盡可能地推遲面對。
3.個體差異
(1)非理性的觀念 如果個體認為回避失敗動機高于追求成功動機時,個體將傾向于以拖延的方式逃避可能的失敗。
(2)低自我效能感和自尊 從心理層面分析,部分人對工作能力不自信是導致拖延行為的一個重要原因。工作上曾遭遇過重大挫敗,對自己不夠自信的人,容易產(chǎn)生逃避心理,不斷地推遲完成任務。
(3)自我設阻 拖延者從事某任務時,經(jīng)常會因為某些外界刺激因素推遲開始任務的時間;在執(zhí)行任務的過程中,也更容易出現(xiàn)中斷該任務去進行其他活動的情況,并且不斷地推遲任務的繼續(xù)。
(4) 焦慮 在遠離期限時,拖延可以讓個體焦慮減少,但隨著任務期限的臨近,拖延者會體驗到更多的焦慮。
(5)沖動 沖動有時可以激勵人們追求一些東西,但是過分活躍可能導致做決定太快、注意范圍縮小的情況,這些將導致個體拖延行為。由于沖動讓人更多關(guān)注即時激勵,而忽略長期責任,因而沖動的人們更可能拖延。
(6)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傾向與拖延之間存在正相關(guān)。完美主義可分為積極完美主義和消極完美主義,積極完美主義者會積極尋找方法完成學習任務以達到理想的成績,而消極完美主義者則更多采用拖延來逃避失敗。
如何克服?
切斷干擾源頭
想要制服拖延癥,首先就要切斷一切外來的干擾項。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干擾源,例如手機、電腦、網(wǎng)絡等,當我們想要專心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必須摒除一切外來干擾。
調(diào)動情緒
可以通過適當休息,轉(zhuǎn)移注意力,適當?shù)胤潘蓨蕵返葋磙D(zhuǎn)換心情,獲得暫時的積極情緒,不能逃避現(xiàn)實,忽視長遠利益和問題的根本解決。在動機方面,任務性質(zhì)中的任務厭惡影響拖延,所以需要將厭惡的任務轉(zhuǎn)換為喜歡的任務或附加一些獎勵。
對自己有自信
拖延癥最大的特點就是總是覺得自己做不好這件事情,從而一直拖著不做,那些事情并沒有他們想象的那么難。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自信,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哪怕最后的結(jié)果不是很好,那最起碼自己努力了,就不會后悔。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lián)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tài)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jié)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