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應過不少一同考哲學的朋友說五月份會寫一個自己考北大中國哲學的心得體會,也算是為以后考的朋友提供一個參考,畢竟去年考前,很多師兄和研友也給了我許多的建議和幫助。
首先說一下個人情況,我本科并非哲學專業(yè),也不是北大的學生,這次考北大中國哲學,算是“雙跨”,準備的時間從去年八月某日開始,大約持續(xù)了五個月,大家在閱讀帖子的時候,可以結(jié)合個人的實際加以體會。而最后的考試成績專業(yè)課平均分過了130,這點論壇里許多的朋友也知道。所以我想我的復習方法和思路中,或許有和北大哲學研究生入學考試相符合的地方。
下面說一下復習的主要情況,我大致看了一下我的考研備忘錄,專業(yè)課總共是過了7輪,后面幾輪我就不說了,關鍵打根基做筆記是8、9、10三個月。
在參考書目的選擇上,這里要多說幾句。北大歷來給人的印象是參考書比較繁多,8月份我們在他們研究生院主頁上看到的書目比較多,論壇里也有朋友轉(zhuǎn)載了。(http://bbs.kaoyan.com/viewthread.php?tid=200485&bp=1&bt=2)
當時我還不知道其中的門路,結(jié)果一直到11月份,我還是按那個書目來復習,結(jié)果在西方哲學現(xiàn)代部分等不需要準備的方面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也提醒大家,在考研信息的收集上,一定要作到十分的準確。
下面我大體列一下我第一、二輪復習時選用的書目。
中國哲學史 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教研室編 (這書大家普遍用新版的,我也推薦新版的)
中國哲學史(1-4冊) 任繼愈 人民出版社
中國哲學大辭典 方克立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中國現(xiàn)代哲學史 張文儒 郭建寧 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國哲學智慧 向世陵 人大出版社
中國哲學史 馮友蘭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宋明理學 陳來
理學范疇體系 蒙培元
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上下卷) 商務印書館
西方哲學簡史 趙敦華 北京大學出版社
西方哲學史新編 苗力田
西方哲學史(復旦版)
新編現(xiàn)代西方哲學 劉放桐 人民出版社(這書也有新版的)
現(xiàn)代西方哲學新編 趙敦華 北京大學出版社
現(xiàn)象學運動 施皮格伯 商務印書館
西方哲學史 梯利 商務印書館 (增補修訂版)
西方哲學史 羅素 商務印書館
西方哲學大辭典 馮契
以上是憑記憶寫的大概,下面具體的說一說自己的感受,以及取舍的原因。
首先在中國哲學參考書的選擇上,北大哲學系自己編寫的那本教材無疑是最重要的一本,這點已經(jīng)被許多研友所認可,希望大家在復習的一定要緊緊抓住這一本教材。而任繼愈或者肖捷夫的哲學史,大家可以作為北大版的補充,畢竟人家北大的就一本,任老的有四本,肯定要詳盡一些的,而且有一些知識點和人物任老的書里寫的稍為多一些,時間允許并且希望取得高分,同時又老是對自己沒信心的朋友,可以花一定的力氣去讀任老的四本,但最好以北大版為核心。這個主次關系一定要明確。
至于我沒有選擇的中國哲學資料選輯,有我個人的原因,因為我曾經(jīng)花過不少時間去讀四書五經(jīng)諸子等等,所以自己感覺還好,而且我復習的時間并不是很寬余,所以放棄了這本。另外,北大版的教材中已經(jīng)有了不少的原文,大家對這些原文一定要好好掌握。就我個人的感受,純粹從應試的角度來看,北大版的原文已經(jīng)差不多夠了,當然如果大家時間比較寬裕,而且希望研究的更加深入一些,那去讀讀原文一定是好的。
而中國哲學的現(xiàn)代部分,盡管理論上是要考的,但實際看來,考到的概率比較低,據(jù)說只是在某年考到過馮友蘭的一個知識點。所以時間比較緊張的朋友,可以考慮放棄這部分,但時間寬裕的朋友,可以翻一翻,畢竟人家沒說不考。而如果要考,最可能考馮有蘭、熊十力、金岳霖三位先生,其他的我感覺可能性不大。
大家可以注意到,北大陳來老師的宋明理學是參考書中沒有的,但當時一個師兄曾經(jīng)告訴我,這本書是他們考試時非常強調(diào)的,F(xiàn)在我也可以理解,畢竟理學是中國哲學中的重點,而北大版在一些方面論述的不夠詳盡。比如曾經(jīng)考過的“孔顏樂處”和“程頤對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解釋” 兩題,北大版教材中說的不是很多,但陳來的宋明理學中都有獨立的小標題來闡釋。而且理學的不少范疇比較復雜,區(qū)分也不是很明顯,陳來老師的這本書,在闡釋上做的很不錯,讀一讀可以加深理解,加之陳來老師現(xiàn)在是北大中國哲學教研室的老師,所以(以下省略五百字)。
至于蒙培元的理學范疇體系,這本書讀的人相對較少,這是我大二時老師讓我替他講朱子哲學時使用過的一本書。蒙老師本身是現(xiàn)在做宋明理學比較突出的一個學者。他的這本書和陳來的宋明理學一個最大的區(qū)別在于,陳來是以人為綱,而蒙的書是以范疇為線索,對于理氣等幾十個核心的理學范疇,往往就其因循沿革闡釋的比較清楚集中。大家可以對比著陳來的書看。當然時間不夠的也可以不看。
而中國哲學智慧,我的一個老師是其中的作者之一,所以當時他給我們上課就是使用這本教材,我不向大家推薦,畢竟北大沒有列它為參考書,而且這本書也確實寫的簡易了些。當時我看的時候也是出于休息,而且一些問題這本書換了一個角度來描述,讀了可以加深印象和理解。這么說的意思是,大家在復習的時候,不見得要盯住那些教材,有時候休息的時候,翻翻一些簡易的哲學簡史,里面或許有那么一兩句話,就能加深你對某個哲學家或者范疇的理解,至于這樣的書的選擇,可以隨意些。
最后要強調(diào)的一本書可能很多人都不認同,就是中國哲學大辭典。當然,這本書并不容易找,我自己也是托的舊書商才給找到。推薦這樣一本大磚頭,或許在許多人看來是費力不討好,對應試不見得有效果。但考過北大的朋友都有一個體會,就是北大的試題有相當一部分比較偏,而作為一本大辭典,搜羅的詞條自然比較廣,我對比過以前的一些試題,比如“五德終始說”“天爵”“三理”等等,教材都不是很重視,而在辭典中,都可以找到相應的詞條。就我自己的使用來看,可能我從小就有讀辭典的習慣,所以這本書用起來很順手,前后大約看過四遍,狀態(tài)最好的時候,大約能有四五百條的詞條我能大體背誦下來,因為里面最核心的詞條我都摘錄到我的筆記里,所以讀的次數(shù)可能更多一些。能借到這本書的朋友,可以看看后面的一個索引,即使不完全看這本辭典,也可以借后面上千個詞條來檢驗自己復習的全面性,如果里面大體的詞條能說個大概,那說明復習的比較全面了,如果看到基本或者大半不清楚,就要加快進度和調(diào)整復習范圍了。但這本書確實不容易找,我后來三月份的時候,才替一個安徽研友找到第二本,而且里面有800頁,復印起來又不太方便,所以一般的朋友可以考慮用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卷來代替。
下面說說西方哲學部分,一開始我并不清楚報考中國哲學方向的考生并不需要考現(xiàn)代西方哲學,所以浪費了許多的時間,當然如果從學習的角度而不是應試來看,收獲還是很多的。
先說趙敦華老師的西方哲學簡史,這本書盡管很多人對其學術(shù)價值有看法,但從應試的角度看,非常重要,而且趙老師現(xiàn)在是北大的系主任,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而且這書有一個比較好的優(yōu)點,就是小標題,大家復習的時候可以按這些小標題進行掌握。但這本書也有不足,就是太過簡略。前邊古希臘部分的還好,到了后邊德國古典哲學,就明顯不夠了,所以這時候大家要正確找別的哲學史著作來加以補充。當然,如果從應試的角度看,這個補充的范圍也不需要太廣。以黑格爾哲學為例,歷年的考題中,直接考黑格爾哲學體系中某一大塊的概率不高,倒是屢屢考到黑格爾哲學的幾個特點。畢竟從應試的角度看,黑格爾哲學體系不太方便出題目。
至于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也是極其重要的一本,今年的考題雖然不能很好的體現(xiàn)這本書在復習中的作用,但我曾經(jīng)問過靳希平老師,他就非常強調(diào)在復習的時候要抓緊這本書。但這里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對于一些哲學命題的闡述,可能一些教材的思路和原著有所區(qū)別,大家就要多進行補充和綜合了。這書可能一般的書店都不見得有,北京倒是在個別小書店里能見到,現(xiàn)在開始準備復習,時間還是比較寬裕,大家最好能抽空好好研究一下這些原著選讀,這對大家以后入學也有好處。
苗力田老師的西方哲學史新編是我當時針對趙版的不足而讀的,在國內(nèi)學者寫的西哲史中,苗老師本身的學問根基恐怕是最深厚的,這是我當時選擇這本并不在北大范圍內(nèi)的參考書的主要原因。而西方哲學史(復旦版)很多人可能覺得有一些“政治”色彩,所以并不重視。而這本書有他的特點,就是深入淺出,很多哲學問題,或許在別的書里闡釋的很晦澀,但這本書里就盡量用簡單的語言來說明問題,尤其是其現(xiàn)代部分。當然,這本書里對某某哲學家的評價和生平,大家可以不用費時去看。
至于劉放桐的新編現(xiàn)代西方哲學,個人覺得遠比趙老師那本好。實際上我在復習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時候,就是趙版、復旦版和劉版同時比對進行的。因為中哲方向并不考現(xiàn)代西方哲學,所以這里就不多說了。
而剃利羅素等人的哲學史,從應試的角度,并不是很突出,但可以考慮作為補充。而我買西方哲學大辭典,其用意其實和反復閱讀中國哲學大辭典一樣,就是圖個全,而且一些詞條解釋的很權(quán)威和簡明,但這本西方哲學大辭典,使用起來并不如中國哲學大辭典好,至少從應試看來是如此。所以大家可以另外選擇別的西方哲學大辭典。
下面提一下歷年試卷的問題,建議大家盡自己所能去收集三年以上的試題,這個對一些尤其是考過兩次的朋友來說,不是很難。一定要仔細分析。比如大家看中國哲學的考題,就會發(fā)現(xiàn)每年的試題分布是有一些特點的。比如幾乎每年都會考一道佛教的題目,而佛教可以出題的時期又只有兩個時期,人也是那么幾個反復考過的,如果大家把那么幾個點掌握了,就能確保這個分數(shù)了。相應的,其他的也是這個道理。
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疑問,就是教材要看幾遍。其實教材是不好按遍數(shù)來計算的,有時候你復習的第一輪就能看幾遍,或者你可能某一個章節(jié)看了好幾遍。但一位師兄曾經(jīng)告訴我,哲學復習必須超過五輪。這個觀點我非常贊同,尤其是前三輪,一定要十分的扎實。
同時,北大和其他學校哲學系入學考試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北大喜歡出偏題,或者更確切的說是他們的考察面比較廣,大家千萬不要有僥幸的心理,不要輕易放棄某一塊,尤其在時間允許的時候。這點只要大家看到往年的試題,就能很深刻的體會到。
復習的時候,一定要重視總結(jié)和比較,這點在中國哲學的復習中尤其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