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單位工程施工進度計劃的編制
1.編制依據(jù)。
進度計劃、施工方案、工期的要求(合同要求)等
2.編制程序。單位工程施工進度計劃的編制程序是:
收集編制依據(jù)+劃分項目+計算工程量+套用施工定額+計算勞動量和機械臺班需用量+確定持續(xù)時間+確定各項目之間的關系及搭接+繪制進度計劃圖+判別進度計劃并作必要調整+繪制正式進度計劃。
3.劃分項目。
劃分項目應與施工方案一致。大型工程常編制控制性進度計劃,其項目較粗。在這種情況下,還必須編制詳細的實施性計劃,不能以“控制”代替“實施”。
4.計算工程量和確定持續(xù)時間。
項目的持續(xù)時間最好是按正常情況確定,其費用一般是最低的。待編制出初始計劃并經過計算再結合實際情況作必要的調整,這是避免因盲目搶工而造成浪費的有效辦法。按照實際施工條件來估算項目的持續(xù)時間是較為簡便的辦法,現(xiàn)在一般也多采用這種辦法。具體計算法有以下兩種:
(1)經驗估計法。新材料等無定額可循的工程。往往采用“三時估計法”,即先估計出該項目的最長、最短和最可能的三種持續(xù)時間,然后據(jù)以求出期望的持續(xù)時間作為該項目的持續(xù)時間。
(2)定額計算法。
5.確定施工順序。
一般來說,施工順序受工藝和組織兩方面的制約,當施工方案確定后,項目之間的工藝順序也就隨之確定了,如果違背這種關系,將不可能施工,或者導致出現(xiàn)質量、安全事故,或者造成返工浪費。
【例題】一般來說,施工順序受( )方面的制約,
A、成本
B、工藝
C、質量
D、組織
【答案】B、D
由于勞動力、機械、材料和構件等資源的組織和安排需要而形成的各項目之間的先后順序關系,稱為組織關系。這種關系不是由工程本身決定的,而是人為的。組織方式不同,組織關系也就不同,并且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同的組織關系產生不同的經濟效果,所以組織關系不但可以調整,而且應該按規(guī)律、按管理需要與管理水平進行優(yōu)化,并將工藝關系和組織關系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項目之間的合理順序關系。
6.組織流水作業(yè)并繪制施工進度計劃圖。
(1)首先應選擇進度圖的形式?梢允菣M道圖,也可以是網絡圖。
(2)安排計劃時應先安排各分部工程的計劃,然后再組合成單位工程施工進度計劃。
(3)安排各分部工程施工進度計劃應首先確定主導施工過程,并以它為主導.盡量組織等節(jié)奏或異節(jié)奏流水,從而組織單位工程的分別流水。
(4)施工進度計劃圖編制以后要計算總工期并進行判別,目的是滿足工期目標要求,如不滿足,應進行調整或優(yōu)化。然后繪制資源動態(tài)曲線(主要是勞動力動態(tài)曲線),進行資源均衡程度的判別,如不滿足要求,再進行資源優(yōu)化,主要是“工期規(guī)定、資源均衡”的優(yōu)化。
(5)優(yōu)化完成以后再繪制正式的單位工程施工進度計劃圖,付諸實施。
(四)單位工程施工平面圖設計
單位工程施工平面圖的設計要求。要求作到以下幾點:
(1)布置緊湊,占地要省,不占或少占農田;
(2)短運輸、少搬運,二次搬運要減到最少;
(3)臨時工程要在滿足需要的前提下少用資金,途徑是利用已有的、多用裝配的,精心計算和設計;
(4)利于生產、生活、安全、消防、環(huán)保、市容、衛(wèi)生、勞動保護等,符合國家有關規(guī)定和法規(guī)。
【例題】單位工程施工平面圖的設計要求。要求作到( ):
A、盡量不利用永久工程設施
B、利用已有的臨時工程
C、短運輸、少搬運
D、不占或少占農田
【答案】B、C、D
相關推薦: